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他们或是绿色畅行的践行者,或是自豪的见证者,或是勤恳的服务者
五年来,因关乎出行的民生工程,他们改变了生活的节奏

足下路,因他们而精彩

  不像“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形成杭州至省外长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和省内各市1.5小时交通圈”这般宏大叙事,身边随处可见的公共自行车和正呼啸而来的地铁时代,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着更贴身的感受。

  他们,或是这些民生工程的受益者,踩着城市前行的节奏,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他们,或是历史的见证者,付出了汗水,等待着收获。

  面对着飞速向我们驶来的地铁时代,浙江人充满憧憬。面对在全省逐渐铺开的公共自行车网络,这些普通人眼中倒影出的,正是浙江民生工程辐射人们日常生活的宏伟愿景。

隧道里一待十几个小时

有时站着也能睡着

  张大华:杭州市地铁集团机电部部长

  杭州地铁运营分公司副总

  张大华一直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他把上班的时间一再往前挪,每天7点半就到办公室,批阅文件,查看工作计划。他心里很清楚:离地铁开通试运营越近,他身上的担子就越重。

  地铁的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铁站、隧道、铺轨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就进入第二部分——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这其中大到通风空调、信号系统、给排水、车辆设备,小到信号灯、售检票机、电扶梯和屏蔽门的采购等等,不一而足。

  张大华所在的机电部,就是负责第二部分的工作。“车站、列车等所有大大小小的设备,加起来有50亿的资金,包括13个大系统,下面还有30多个子系统,全由我们负责。地铁列车是否正常运行、下面能否提供正常的手机信号、检票、售票设备能否保证正常使用,都是我们要控制掌握的。”

  加班对于张大华来说,是家常便饭。就在4月底,杭州地铁一号线从湘湖站到文泽路站要做“热滑”试验,工程车要先跑一圈,看看有无障碍物。这一趟来回约60公里,他们一直从晚上10点忙到隔天早上7点,“一夜没合眼,到后来站着都能睡着了。”张大华说,很多关键时候,在隧道里呆上十几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张大华很清楚地记得,来杭州参加地铁建设是2006年的4月,西湖边最美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广州地铁工作了12年。2006年,杭州地铁建设仍在前期筹备阶段,极缺专业人员。于是,张大华来了,带着他所有的地铁工作经验还有家人。

  作为杭州地铁人的第一批专业队员之一,他见证了杭州地铁的从无到有,包括前期地铁设备的设计、采购,到后期的安装、调试,从零散的部件到连接出一列完整的地铁列车。

  “最早,地铁集团里从上到下也就40来个人,现在光我一个部门也有40多个,整个集团总部已经有了280多人。接下来开始进入运营状态,光是地铁一号线的运营人员就要达到2000多人。”

  张大华聊起自己的地铁故事,语气里透着一股淡定。在他的内心深处,最幸福的事就是地铁一号线开通。但他也时刻提醒自己:“不到开通的最后一刻,都不能高兴得太早。别的都不去想,尽全力做到往前赶就可以了。” 本报记者 余雯雯

公共自行车骑了四年

上四楼,脸不红气不喘

  吴永山:71岁老杭州

  平均每日租用公共自行车近4次

  71岁的老杭州吴永山,去年租用公共自行车达到1392次,平均每日借车将近4次,他说自己是个快乐的租车达人。

  而在杭州,25万人像吴大伯一样,在这四年间改变了自己的出行方式。

  吴永山,是位不折不扣的公共自行车“铁杆粉丝”。去年一年,吴大伯的借车次数多达1392次,因此还享有免交200元租车押金的待遇。说起这个,他总是一脸自豪,“没想到,骑车还骑出名堂了。”

  别看吴大伯已经71岁,身体硬朗,脸色红润,一口气爬四楼,不喘气。记者一夸他,他总是笑声朗朗:“都要归功于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未出现前,吴大伯基本都和公交车打交道,“可有时遇到急事,公交车堵在路上,坐着也不是,下车也不是,只能干着急。”

  2008年5月1日,公共自行车自杭州始。于是吴大伯便开始了“有车一族”的快乐生活:小区门口,一“刷”一拖,轻松上路。

  吴大伯说,早晚高峰时,骑公共自行车最方便。路途稍远,便再换乘公交车,两者交替使用,十分便捷。

  隔几天,吴大伯就骑着公共自行车与棋友“大杀四方”,有时“厮杀”忘了时间,但随着24小时服务点的增加,他再也不用担心还不了车。

  无论是出门买菜,还是去西湖边转转,吴大伯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公共自行车了。在他随身携带的环保袋里,还有一把陪伴了他四年的扳手,“有时遇到只有一辆车,但坐凳又不合适,我就会自己动手调节下。”

  除了方便外,1小时内免费租车的“城市福利”,更让吴大伯觉得幸福。也正是这样人性化措施,诞生了许多像吴大伯一样的杭州“免费单车”的拥趸。

  吴大伯从不吝啬表达对公共自行车的喜爱之情。在他的卖力推荐下,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成了“有车族”:“低碳、环保,又能锻炼身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本报记者 段罗君

  本报通讯员 崔晓丹 金婷婷

从家庭妇女到网点服务员

大家出门方便,心里就高兴

  倪晓蓉:45岁嘉兴人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员

  去年12月26日前,倪晓蓉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家庭妇女。

  她是嘉兴本地人,之前在家照顾老公和女儿,有时社区有事也会帮帮忙。为了让家里的经济压力轻一点,她决定找个工作。正好嘉兴公共自行车试运营,于是她成了第一批和橘黄色自行车“绑”在一起的人。首批50个服务网点位于南湖区的南湖街道和东栅街道,共投放了600多辆车。

  50个网点只有5名网点服务员,也就是1人管10个网点,这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刚开始压力大,每天担心自行车螺丝紧不紧、车子数量对不对、锁止器是否正常工作,有时睡都睡不好。”倪晓蓉说,这份工作相对繁琐,要求他们仔细、热心、态度好,好在4个多月下来,慢慢适应了。

  现在的倪晓蓉已经习惯了在天未亮时就起床,因为早上6点半前,他们必须到网点,把每辆车清理干净,然后检查车子性能,系统是否正常。10个网点一走,常常要2个小时左右。

  “基本上我们都是在各个网点跑,特别是高峰期,为了保证市民借得上、还得了,我们经常忙得团团转。”有的市民急性子,卡没刷上,车子借不出来,就开始发脾气。这种时候,倪晓蓉的笑容就顶上了大用场,“只要耐心示范,他们的态度马上就好了。”

  最让倪晓蓉紧张的是晚上清点数量的时候车子少了。从12月底到现在,有4辆车被盗,2辆找了回来,其中1辆就在倪晓蓉的网点。

  “4月13日一早,发现少了辆车,锁止器也被损坏了,这路段没有监控,无从查起。”5天后,有市民在嘉兴广益路富民桥下的河里发现了这辆车,“拖起来时,车子上都是污泥和青苔,真是让人心疼。”

  从刚开始一天借还车不到100次,到现在忙得停不下来,倪晓蓉成了嘉兴公共自行车发展的见证者。

  “以前还要等公交车,即使自己开车也会堵在路上,现在骑车就方便了很多,还能锻炼身体。”倪晓蓉说她注意过,油价上涨那天,来办卡的市民一下增多了。现在开着车来办借车卡,周末在南湖边骑行锻炼,渐渐成了禾城的时尚。

  虽然一月拿到手只有1300多元,但倪晓蓉干得开心而认真,“作为一个嘉兴人,看到大家出门越来越方便,总归是件高兴事。” 本报记者 黄娜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a0003 足下路,因他们而精彩 2012-05-13 钱江晚报2012-05-1300012;钱江晚报2012-05-1300017;钱江晚报2012-05-1300018;2438541 2 2012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