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8版:人文·文娱

十年前古村落的小风景,如今已难寻——

暧暧小村 期待呵护

  本报记者 庄小蕾 马黎/文 吴煌/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不知让多少现代人心向往之。

  今年恰逢我国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30周年,我省即将在近期颁布《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同时公布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还有哪些散落着的古村落,成了“沧海遗珠”?这些古村落的现状如何?有关部门又打算如何保护?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走访了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

  位于楠溪江上游的屿北村,曾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入选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这座被五座山包围着的小小村庄,曾先后出过1名状元、8名进士,村内更有30多座古宅、40余座四合院大屋。更有趣的是,每座院子都有一个典雅的“堂名”,每个“堂”还是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坊。

  “这里是酿酒的,这里是做豆腐的,这里是织布的……我们村里一共有18个这样的作坊。”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屿北村的村干部汪德元带记者在村内转了一圈。只是,这些“堂”,大多已经破败,“堂”内也没有手工业者,只有住在屋内的村民,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外来者”。

  其实,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多数已经成了“空心村”——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王羲之、谢灵运的诗意山水,依旧在楠溪江人心中氤氲。大宅、书院、祠堂、亭台,小小的,独立的,安谧又温暖。可是,细细看去,曾经灵动飘逸的屋顶,已然破败不堪;曾经溢满掌声的戏台,如今垂垂老矣;而怀揣着乡贤士绅耕读文化和科举梦想的书院、书斋,已是人去楼空,在风中,摇摇欲坠。

  相较之下,始建于明朝的林坑村,是当地古村落保护中的“优等生”。这里虽没有深宅大院,没有文物古迹,但那一座座朴素自然、洒脱不拘的农家院舍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因为开发成了旅游风景区,当地不少村民都改行做起了农家乐的老板。去年,这座530人的村庄就接待了游客近13万人。

  不过,旅游开发,也会使古村失去原生态。2002年,清华大学的三位建筑学教授陈志华先生、楼庆西先生和李秋香女士曾到楠溪江上游古村落调研,拍下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放养着山羊的老妇、最有当地特色的鹅兜、正在织布的老妪……彼时景况,如今再去寻,已经很难找见了。

  究竟怎样做,才是对古村落最好的保护?请看本报明天和后天的连续报道。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b0008 暧暧小村 期待呵护 2012-05-22 2452723 2 2012年05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