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3版:科教·生命

昨天浙大医学部百年华诞,老院长、海外校友都来了

10位耄耋校友捎回一封“连环信”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陈国忠 蔡晓天

  耄耋之年的老校友,从全国各地赶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年富力强的中年教授,从北美、欧洲、新加坡赶来母校。巴德年院士来了,陈宜张院士来了,篮球明星林书豪的外婆陈意子也来了。

  昨日,近1000位校友回到了母校,回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部,共话“仁心仁术,求是求新”的百年浙医精神。

耄耋校友,共写一封连环信

  中科院院士陈宜张,今年已有85岁高龄,他是我国神经生理学家,是浙江大学医学部前身医学院的首任院长。昨日,他以校友身份出席,带来一封特别感人的“连环信”。

  这封信是一年多前院庆筹备时开始,由他发起写的。陈院士手写起头之后,邮寄传递给自己的同班同学。第二位同学收到后,续写自己的想法,加在一起再寄给第三位同学。如此叠加每个人的想法、建议,还有约定等等,于是,信越来越厚,情越来越浓,在全国各地游走,最后集中了10位耄耋校友对母校拳拳爱心,深情厚意。

  昨天,带着这封手写的“连环信”,陈宜张院士和夫人回到了母校。他和夫人徐仁宝是同学。

  “10位同学中大部分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没能到场,但心情都在信里。”在短信和邮件浓缩了人的情感的今天,这封信显得更加情谊真挚:

  “这次虽然回不了母校,请代我向母校贺生日快乐……”

  “我们会常回‘家’看看……”

  记者了解到,陈宜张与夫人一起捐资100万元,设立“徐仁宝陈宜张奖学金”,资助贫困的医学生完成学业。

  同样已经八旬高龄的校友陈意子,头发丝丝整齐,端庄温婉,极有风度气质,她是浙江嘉兴人,热心公益,曾为家乡平湖中学捐款助学数十载。到了现场很多人才知道,她原来就是叱咤风云的NBA华裔篮球明星林书豪的外婆。

巴德年院士豪情演说,全场掌声

  浙大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院士,也出席了华诞庆典。

  巴德年院士是我国免疫学家,也是一位天生的演说家。他说,20年后,中国人或许有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难道不能是浙大的毕业生吗?难道不能是浙大有关的医务工作者吗?20年后,像神经退行性疾病,像癌症,有了新的治疗方法。难道这些新方法,不能诞生在紫金港吗?我今年已经73岁了,20年后,我想继续见证我的希望能不能实现。

  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不少校友当场洒泪,浙医人有这样的梦想,也有这样的信心。

  正在浙大医学部读大一的医学生张娄重听完,转头对记者说,我以后就要成为这样的校友。

  浙大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透露,浙大医学部正在朝更高的目标快速“奔跑”,站在国际视野来布局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的发展。最近,华家池校区正在筹备转化医学基地,肿瘤、器官移植、再生医学、神经学都是近年很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学科,也是浙大的优势学科,将作为重点投入。

第一批八年制医学生明年毕业

  浙医百年华诞的庆典,还有一场“中国八年制峰会”学术活动。到明年,浙大医学部的八年制医学生,第一批就要毕业了。用8年时间完成以前医学生本硕博11年的课程,采用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浙大合作的方式,培养出的精英,将全部进入临床大医院工作。

  记者了解到,八年制学生的本科阶段按照本人意愿学习了文理工不同学科,都有不同学科背景,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面宽阔。这样全面、高起点的训练,将有助于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钱江晚报 科教·生命 a0013 10位耄耋校友捎回一封“连环信” 2012-05-27 2459161 2 2012年05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