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本地新闻·民生

文章导航

  网友“斌斌摄影”前天在微博上发了一张“蘑菇军团”的照片:多日阴雨,白堤一些柳树根处长出了不少菌类……不过,他也一再提醒:很多菌类都是有毒的,市民游客千万别采摘食用哦,尤其别让孩子去乱采。

  韩省华,浙江食用菌协会副秘书长,素有杭州“蘑菇王”之称,对蘑菇有着几十年的研究。

  杭州自宋代以来,山林保护得好,周边的山有着原始森林的风貌,俨然是个菌类博物馆,每年的5月到8月是杭州野生蘑菇大面积生长的季节,玉皇山、万松岭、西溪湿地等地都是菌类生长的密集地。树木、草地、土壤甚至楼房周围,只要是含有纤维素的地方,都能冒出菌类。

  专家介绍,杭州地区常见毒蘑菇有白毒伞、鬼笔菌、臭黄菇、黄白粘盖牛肝菌、红鳞花边伞等品种;浙江丽水的山区也常见毒蘑菇,有粪锈伞、亚稀褶黑菇、土红鹅膏菌、长条棱鹅膏菌等;其他常见毒蘑菇还毒粉褶菌、美丽粘草菇等。

  “不含郊区,杭州的蘑菇种类就已经达560多种,有400多种是可以食用的,30多种有毒,还有100多种尚不明确。”

  “蘑菇形态多样、颜色缤纷,白的、红的、紫的等。”韩省华说,“最小的‘小菇’,菌盖只有半粒芝麻大,菌柄如同一根大头针,大的‘马勃’,菌盖直径有十七八厘米。”

  在杭州,常见的菌类有灵芝、毛木耳、乳菇等。韩省华介绍,在龙井、半山一带的树林里,有一种“蝉花”的菌类,因其营养价值同于冬虫夏草,市民们常用它来炖老鸭煲。

  西湖边,有一种金黄色的蘑菇,名为“红鳞花边伞”,误食会引起肠胃炎;曲院风荷、植物园地上常见的“笼头菌”,以及发出恶臭的臭黄菇……

  韩省华特别提醒,“长在地上的蘑菇,千万不要去碰,例如杭州有种乳白色的剧毒蘑菇白毒伞,一般长在草地上,菌盖宽约10厘米,菌柄较细长,上有一个环,只要吃一点点,就足以要了你的命。”

  所以,野蘑菇赏心悦目,可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可如何辨别毒蘑菇?

  凭着多年的经验,韩省华介绍道,“依照颜色、大小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并不科学,一般有毒的蘑菇大都是长在地上,也就是草生菌,又叫草腐菌,千万不要摘吃,长在树上的大多没有毒。蘑菇周围昆虫较多,摘蘑菇时最好先用棒子刨一刨,以免直接采摘时被小虫咬伤。”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民生 a0009 2012-05-29 钱江晚报2012-05-2900007 2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