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特别报道

温州金改,风波后的蜕变

  有人说,如果中国近30年的成长,是一个奇迹,那么,温州就是奇迹中的奇迹之一。

  我们曾多少次谈起“温州模式”,从最初经济学的定义,再到社会学的解释,直至任何有关温州的热点,都会让人或多或少联系上这张温州的名片。

  它一直在发展,却也陷入迷茫,直到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它和资金链断裂、跑路以及民间借贷风波等字眼,紧紧连在了一起,怅然若失。

  短短数月之后,当“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个似曾相识的词组,开始反复被人提及,人们潜意识里开始“冷思考”,或许之前被负面信息包裹的,只是再一次蜕变的前奏。

  或许,我们更愿意将其看成一次契机,关于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金融改革,更关于创新。

“金改”迎来契机

  去年10月,温州民间借贷风波闹猛之时。 “温州之痛”和“温州危机”这样的字眼,带给温州的除了阵痛,还有“冷思考”。

  有人阐述,温州经济原先的活力,是由强大的营销网络、不知疲倦的制造业和更高周转效率的民间借贷体系三架马车支撑着的。

  然而,之前的窘境已让温州认识到,即使强大的营销网络犹在,但制造业已显得“心不在焉”,而看似高效的民间借贷体系,也明显扮演着“误入歧途”的角色。

  而诸多现象背后,一些显现症结的关键词,也日渐明晰,比如,“两多两难”问题——民间资金多却投资难,中小企业多却融资难;比如,“两化”问题——民间资本规范化和阳光化。

  就像一些学者说的那样,中国社会经济需要不断创新获得发展,而之前温州所经历和暴露的,恰恰是金融改革创新滞后,成为了发展的“瓶颈”。

  或许正是知晓了问题所在,金改亦迎来了契机。

“金改”要成为样本

  就在各方积极应对温州民间借贷风波之时,省委省政府和温州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温州金改构想。

  于是,我们看到了高效率运作:温州上报的方案,省政府只用了10天不到的时间,就将其修改好继续上报了。

  今年3月28日中午11点57分,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的微博突然更新:“今天北京确实是一个艳阳天。或许预示温州金融改革的春天就要来临。”

  关注这条微博的人,大多已猜到,温州金改的春天,来了。

  当天下午,消息传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会议确定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也为温州金改指明了前路。

  以温州的金融综合改革为样本,形成沿海发达地区的“温州标准”——省委省政府勾勒浙江金融创新地图时,为温州金改定下了这样的愿景。

“金改”也是历史机遇

  最近两个多月,温州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谢平、林建海、叶檀和巴曙松……国内金融界诸多“大腕”,也纷纷来到温州,为金改献计献策。

  投资难与融资难,以及民间资本正规化和阳光化,其实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而温州金改正在做的,是为破解这个难题,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探索。

  从这个角度看,温州金改任务重、责任大。

  然而,犹如硬币的另一面,金改对于温州乃至整个浙江而言,也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抓住这个契机,推进全省金融改革创新发展,通过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等方面工作,努力建设金融强省,这正是我们期望的。

  在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弥补地方金融业的“短板”、农村金融创新和破解金融发展“瓶颈”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也将开创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a0002 温州金改,风波后的蜕变 2012-05-29 钱江晚报2012-05-2900013;钱江晚报2012-05-2900015;钱江晚报2012-05-2900016;钱江晚报2012-05-2900017 2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