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4版:人文·文化

十年一回的大祭,提前3年就开始准备

  早上8点,新叶昆剧团的元老,85岁的叶昭标和5位戏班子成员早早来到村排练房。叶昭标是昆剧团的第三代传人,上世纪30年代末,年满10岁的叶昭标就开始学戏。每年的“三月三”,戏班子的演出是仪式上的重头戏,70多年,他没有错过一次。

  叶昭标说起话来洪亮有力,完全看不出是80多岁的老人。排练室里设施简陋,几位老人却自得其乐。叶昭标手掌一挥,乐队开始演奏,呜呜吟吟的曲调之下,“三月三”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仿佛出现在眼前。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是古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古时年轻男女表达爱意的日子。唐代杜甫的《丽人行》描写的就是这个节日的盛况。

  “‘三月三’也分大小年,每十年是一次大祭,场面非常隆重,村里提前3年就开始准备,到了还有30天左右的光景,在外漂泊的村民都回到家了。各家各户都会贴上楹联,挂上灯笼,摆好祭祀用的祭桌。”叶昭标说。

  祭祖的隆重,从队伍的行走方式可见一斑。

  在叶昭标的记忆里,每逢三月三,早上7时正,6对12只大铜锣一起敲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祭祀队伍出发。

  村民们手持各式“兵器”从“崇仁堂”鱼贯而出,孩子们舞动着旌旗紧随着铜锣队,几个壮小伙儿则一直赶在队伍之前,放起震天响的火铳……绕村一周后,绵延约一公里长的祭祀队伍走上田间小路,他们的目的地是距新叶村1.5公里之外的玉泉寺。

  “仪仗队伍中有火铳手、锣鼓手、戏班子等等,道路两边都是看的人,非常热闹。”叶昭标回忆道。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d0004 十年一回的大祭,提前3年就开始准备 2012-05-31 钱江晚报2012-05-3100010 2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