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3版:今日下沙·民生

两天,下沙河道排出一个西湖的水

主汛期来临前,开发区已消灭21个积水点,50多个地下车库要装防水挡板

  入梅两天,暴雨倾盆,截至昨天12点,开发区两天累计雨量已达153毫米。

  昨天6点30分,省气象台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省防指在8点半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开发区迅速响应,河道开闸放水、抢险分队四处出击,截至发稿时,开发区没有出现灾情险情。

两天时间,下沙河道排出一个西湖的水

  昨天上午10点,开发区河道最高水位4.74米,离警戒水位5.2米还有46厘米。

  开发区江堤河道监管中心梅仁爱一边监测河道水位,一边忙不迭记录着。

  早在入梅前几天,江堤河道监管中心陆续拉起下沙闸、850排涝闸,将部分河水排入钱塘江,降低全区河道水位,给汛期泄洪预留空间。

  梅仁爱告诉记者,开发区河道日常水位在3.8米左右,入梅前把水位降到了3.5米。

  “开发区水域面积300万平方米,别看水位才降低了30厘米,整个河道蓄水量能增加100万立方米,即100万吨水。也就是说,就算不采取任何措施,昨天的暴雨也能抵挡2个小时。”

  从前天(6月17日)上午8点开始,根据降水量情况,江堤河道监管中心陆续启动四格排灌站、850排涝闸和下沙闸。3个闸站同时运行时,总流量达到120立方米/秒,相当于嘀嗒一秒,3个闸站能排水120吨。

  截至昨天下午2点,3个闸站两天来总共排水1025万立方米,快接近一个西湖的水量了。

4支抢险队奔走街头,个个都是老手

  昨天的下沙街头,有4支抢险队伍在暴雨中奔走忙碌。

  由全区环卫工人组成的防汛清障队是“最前沿部队”。凌晨四五点,天还没亮,他们已经冒雨出发了,清理窨井堵塞物,保证排水畅通。

  同一时间,防汛巡查小组交替轧马路,24小时不间断搜索道路积水点。一旦发现,马上通知积水排涝队。

  积水排涝队的任务,是扛着家伙赶往各积水点,排水,排水,还是排水。昨天一天,通过水泵,一共排除了14个积水点。

  防汛应急抢险队则在后台随时待命,万一出现险情,就要展开人员转移、重大险情处置等工作。全区在中小学、各大高校设置多个转移安置点,最多能容纳8万人。

  这4支队伍人数庞大,光防汛应急抢险队就有300人,而且个个都是老手,经验丰富。

今年已消灭21个积水点,还要再整治4个

  道路看着都挺好的,怎么一遇上大雨就被淹呢?

  开发区城管办告诉记者,积水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短时间里降雨量过大,窨井排水来不及;部分积水点附近有工地,泥浆倒流,把雨水管道堵牢了;还有就是路面沉降,造成地势低洼,就像饭碗底部,一下雨,正好成了盛水的容器。

  这些积水点也是开发区管委会所关注的。早在入梅前,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铨寿就带队对防汛压力较大的地段进行了检查,决定今年还要整治4个积水点。

  “以前,学正中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大门、海天城这些地方,也都容易积水。今年上半年,通过增加雨水管、清洗管道里的泥浆、修补雨水管等方法,消灭了21个积水点。这次暴雨,这21处都没有出现积水。”城管办工作人员说。

  接下来重点整治的4个积水点,分别位于金沙大道、月雅路、德胜东路与海达南路交叉口、中心路。“这4个积水点周围没有大型居住区,也没有学校和医院,只有零星民房,人口密度小,整治工作不会影响很多人。”

50多个地下车库,接下来要安装防水挡板

  这次防汛,还用上了新武器。

  2009年,北银公寓的地下车库被淹过,因为坡度陡,强降雨时进水速度快,下水能力跟不上,就容易被淹。下沙这样的地下停车库还有很多。

  城管办人员说:“这次特地请厂家定做了一种防水挡板,赶在梅雨季前安装在北银公寓地下车库,作为试点,要是挡水效果好的话,接下来会大面积推广。”

  这种防水挡板是不锈钢材料,半米多高,长度要看车库入口的实际尺寸。每个车库有2块挡板、3个立柱,只要用螺丝把立柱固定住,直接把挡板插入立柱之间就能用了。挡板和立柱都贴着反光膜,记者看到中间的立柱明显高出许多,这是为了方便夜间车辆能清楚地看到反光,避免事故发生。

  “这次北银公寓没有进水,效果非常好!挡板的两侧和底部都包着止水橡胶,雨水都被拦住了。以前都是用沙包的,但沙包是一次性的,挡水效果差,人力需求量大,这种挡板每块100斤左右,两个人就能搞定,还能反复使用。”北银公寓的保安说。

  接下来,云水苑、金沙学府、阳光华城等小区的50多个地下车库都将安装防水挡板。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民生 q0003 两天,下沙河道排出一个西湖的水 2012-06-19 2601710 2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