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特别报道·人物

  管志华是浦沿交警中队的副中队长,从前天晚上开始,因为这场雨,他和中队里的所有交警和协勤就进入了不知时限的待命状态。“只要雨不停、水不退,我们就随时待命。”

  管志华说,对付大雨和积水,他们已经尽可能做好准备,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司机和路人们多一点点的方便。

  所以,前天深夜回家没睡几个小时,昨天清晨6点,管志华已经又出现在了路面,一遍遍查看马路积水状况,和同事们做出正确的分流和封道判断。

  蹚过一处,四五十厘米深的积水漫过了管志华的雨靴,积水倒灌进来,双脚感觉又冷又滑,这让走路都变得不利索起来。

  顾不得了。

  前面因积水而拥塞的路段,还等着管志华去疏导。

  “昨天白天单位里就布置下来了,我们也明白,冰雪天和这种大雨天,都是硬仗。”从前天晚上开始,管志华就在路面上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夜班巡逻。“对付这样的大雨,得随时关注路面的情况。”这位交警心中最惦记的,就是滨江下雨天最有名的火炬大道铁路涵洞。

  这个涵洞位于浦沿南北向的主干道上,一旦积水满起来,又没有疏导,那可真要耽误事情的。所以,这也成了管志华和战友们重点盯防的位置。“我们从早上7点就开始分流车辆,建议司机们往滨文路和滨康路绕道。”

  涵洞下的积水足有50厘米深,车子可不能往这里开了。

  “我们有经验的,车子过去很危险,丢车牌还算是好的,关键是很容易熄火,动不了。”管志华和战友们得出判断,要双向封闭。

  “小型车辆,我们都建议他们往边上的非机动车道通行。”管志华知道,面对这样的大雨和积水,很多司机的心里会有不痛快。管志华就尽量去搭话,让大家尽量放松点。

  在大雨和积水中站半小时后,管志华身上的雨衣就基本成了摆设。

  “内衣内裤都湿透了。”实在是难过得不行的时候,管志华只得回到中队,迅速换上一身干衣服,再返回执勤现场。

  中队一个有空调的房间,空调出风口的位置上,晾着交警们的制服。“快点干就好了,不然换换来不及,要么就是早点天晴吧。”管志华的愿望蛮朴素的。

  昨天傍晚5点,没休息多久,管志华又要上路去巡逻了。他和同事们都已经做好了这几天睡在中队的准备。

  本报记者 胡大可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人物 a0007 2012-06-19 钱江晚报2012-06-1900009 2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