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本地新闻·巡城

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新兴产业紧缺人才

宁波大红鹰学院全国首开大宗商品试点班

  本报讯 如今新兴产业日新月异,当你对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交易等词汇还有些懵懂时,在东海之滨的宁波大红鹰学院,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出了大宗商品试点班,专门为大宗商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该校党委书记孙惠敏告诉记者,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宁波大红鹰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为发展定位;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紧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乃是地方性高校的重要使命与职责。而大宗商品专业人才正是目前国内尤其是浙江省和宁波市发展新兴产业所紧缺的。

  国务院在去年年初批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并确定宁波为浙江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平台,把大宗商品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

  大宗商品产业的发展催生了相关专业人才需求规模的快速增长。然而,目前大宗商品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且省内尚无一所高校开办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的大宗商品专业。

  于是,2011年4月,宁波大红鹰学院开始筹备大宗商品商学院建设。这一建设规划很快得到了宁波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与之不谋而合的是,2011年8月,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揭牌。按照计划,交易所要基本建成以塑料、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稀贵金属、钢材等五大品种为特色的商品交易所。预计5年后,该交易所年交易额能达到1万亿元。

  这也意味着,在宁波将需要大量大宗商品专业人才,而在大宗商品人才的培养上,宁波大红鹰学院显然已经拔得头筹。

  去年10月12日,在紧张筹备了大半年后,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宗商品试点班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

  这个班将通过两年的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大宗商品生产、贸易、运营企业中从事咨询服务、交易操作、信息处理等岗位工作的专业人才,或从事大宗商品市场研究分析、金融创新策划等研究岗位工作的预备人才。

  首批40名学生从学校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而出。大概是看到了大宗商品这支“潜力股”,当时选拔比例达到了1:4。

  昨天,大宗商品试点班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大宗商品专业人才极为紧缺,所以,试点班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接到了不少来自上海、杭州等地企业的电话,想要预定学生前去工作。

  企业的反应也更加坚定了该校建设大宗商品商学院的决心。今年该校将投资近2000万元用于大宗商品交易实验室、大宗商品金融实验室、大宗商品物流实验室、大宗商品地理信息中心等实验室、实验中心建设。

  目前,大宗商品商学院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今年下半年将正式挂牌成立。

  本报记者 邵巧宏

  本报通讯员 张凉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巡城 a0005 宁波大红鹰学院全国首开大宗商品试点班 2012-06-22 2606894 2 2012年06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