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g0008版:淳安·生活

文章导航

向毒品
说不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淳安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毒品一日不绝,治安一日不稳”的理念。2011年共铲除毒品原植物(罂粟)6087株;收戒吸毒人员34人次;强制隔离戒毒3人,社区戒毒8人、社区康复2人;全年共落实帮教吸毒人员42人。

  我们从淳安县禁毒大队了解了几个吸毒人员的案件,他们中有的青春年少,生命之花才刚刚绽放,有的正当壮年,事业有成,却都因为禁不住毒品的诱惑,而堕入人生的低谷。

  有句话,说再多都不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从头来过

  徐某,今年三十来岁。出身在小山村的他,曾经漂洋过海到日本打工,赚了钱又在千岛湖开了一家小饭馆,那时候的他,有妻儿,有事业,是父母的骄傲,是家里的顶梁柱。

  可是,当生活越变越好的时候,徐某却走向毒品的深渊……家散了,财空了,所有与幸福有关的人和事都离他远去。他不得不失去自由,接受强制戒毒。

从村里娃,到饭店老板

  临岐镇光天村塘头凹,山清水秀。村子不大,坐落有40余户农家,家家户户青砖绿瓦。一进村,就能感觉到天地人和,四处洋溢着幸福、和谐、快乐的气氛。一提起老徐家的小儿子徐建军,村里人没有不夸的。小伙子高中一毕业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国外(日本)的劳务输出,到日本去赚外国人的钱了。

  在日本的6年时间里,小徐每年都能寄回家10余万的钱。回国后,不但把家里的砖瓦房建成了小洋楼,还娶了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很快也有了自己可爱的小宝宝。

  由于小山村的偏僻和闭塞,容不下具有雄心壮志的小徐和他的妻子,2002年小徐决定携妻子到千岛湖打工。两人用小徐从日本赚回的钱在千岛湖镇上开了一家小饭馆。不知是饭馆的地段好还是小徐两夫妻的为人好,反正饭馆的生意特别红火。一家人幸福的像天天生活在蜜糖里一样。

误入歧途,妻离子散

  2003年底,徐某天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每天神神秘秘的,晚上也常常不回家,饭店基本上是妻子一人在打理。一个女人又要带小孩又要做生意,偶尔徐某回家一趟也是逼着妻子拿钱,实在是无法忍受。

  2006年11月,由于徐某长期在外鬼混,妻子终于和他离了婚,带着孩子走了,一个圆满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

因为吸毒,终于被抓了

  离婚后,徐某没有了家庭的约束觉得更加自由了,天天沉醉在灯红酒绿中。千岛湖的KTV里经常能见到徐某和一帮狐朋狗友的身影,家里的存款也被其拿到千岛湖挥霍一空,随着徐某的行为越演越烈,他的身影进入了公安的视线。

  2007年4月的某一天,县公安局接到线索举报当场在千岛湖天上人间KTV包厢查获正在吸食毒品的徐某等数人。当日,徐某被治安拘留。同年6月徐某治安拘留后间隔时间不长又被举报吸毒,6月20日徐某因吸毒成瘾严重被淳安警方强制隔离戒毒6个月。同年11月27日被责令社区康复3年。

改过自新,从头再来

  2007年12月底,徐某找到淳安县禁毒大队主动和办案民警联系,表示从今往后将坚决与毒品断绝关系,力争重新做人,希望禁毒大队能够帮忙联系找份工作,可以自食其力。

  禁毒大队王大队长根据徐某曾经开过饭店,具有厨师资格证的特长,积极主动的为徐建军联系了千岛湖镇一家饭店做厨师,一干就是三年。

  徐某在此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三年的康复期无论是正常尿检还是突击尿检均呈阴性。经向饭店了解,徐某自从工作后再也没有和社会上的吸贩毒人员交往,总是一个人最早来上班,饭店关门了才回家。

  2010年11月经淳安县公安部门认定为脱除毒瘾人员。2010年,徐某被杭州某建筑公司聘用,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作风正派。2011年4月该公司正式聘用徐某为总经理助理,年薪达15万元。在此期间徐建军又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重新组建了美满的家庭,育有一个可爱的千金。从此小山村老徐家的窗户边又能经常听到老徐全家开心的笑声了。


钱江晚报 淳安·生活 g0008 向毒品
说不
2012-06-22 钱江晚报2012-06-2200008;2605225;钱江晚报2012-06-2200009;钱江晚报2012-06-2200011;钱江晚报2012-06-2200012;钱江晚报2012-06-2200013 2 2012年06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