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重点

CPI“2”字头能维持多久?中国经济离通缩近了吗?
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多大?编辑部请多名专家解读——

CPI“破3”,三问宏观经济

  6月份CPI同比上涨2.2%。从去年年中达到新高,到如今“跳水”至29个月来的新低,CPI的下行通道逐渐打开。CPI“破3”,这个数字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经济走势密码?“1时代”真的很快要来了吗?从管控好通胀预期,到面临着保增长的压力,专家对此又有什么样的解读?

一问 CPI“1”时代临近了吗

  去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物价时候,曾说过:通胀像老虎,出了笼子难再关进去。

  一年多过去了,这个情况渐渐发生变化。

  CPI涨幅创下2010年2月以来的新低 ,这个趋势能继续吗?破“3”后,CPI是否会冲击“1”时代?

  “CPI下行通道已经打开了,继续往下走,跌回1字头也是有可能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多年研究,慢慢摸到了CPI的脾气,“CPI反弹,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田渭东也表示,PPI大幅回落显示工业领域的不景气。按照目前趋势,如果没有采取财政刺激措施,下个月公布的7月CPI将进入“1”时代。

  国金证券宏观研究员李治平稍显保守些。他认为,到明年1月份的时候将降低到1%以下。即使食品类价格有可能继续上升、国际原油价格可能降中有升,但这是在大幅下降后的回升,其实际价格水平已经比过去下降了不少。因此,从总体来看,低通胀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也有不一样的观点。部分专家认为,在国家稳定投资、货币政策不断宽松后,随着经济增速的回升,CPI难以长期保持在“2”时代,有观点认为年底CPI还会反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CPI目前大致处在底部阶段,可能在第四季度会稍有回升。而且新的涨价因素在形成,年内各地陆续推出居民阶梯电价、水和天然气等资源品价格改革措施可能会使物价下行速度放缓,近期政府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而推出的一些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措施也可能对年内物价产生一定上拉作用。第四季度CPI将有所回升,全年CPI同比涨幅在3%左右。

二问 中国经济看到通缩苗头了吗

  作为CPI的先行指标,P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第11个月回落,并且已经连续4个月进入负值空间。

  CPI以及PPI的持续走低,从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PPI会否在年内传导至CPI形成通缩?

  悲观派:通缩苗头很快显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6月份CPI“破3”,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在中国经济上的一个反映;也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表现。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投资者、消费者预期不明朗的一个表现。

  “通胀压力大幅减缓,接下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缩苗头很可能会显现。”史晋川分析,一般而言,CPI涨幅保持在3%~5%之内都是温和可控的,CPI“破3”后,一定程度说明当前经济不景气。

  “是有钱但东西贵点,还是没钱没工作但东西便宜,你会选哪样?”史晋川问记者。前者代表的是通胀,后者代表通缩。从经济和民生的角度,肯定首选前者。因为“通缩”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至少应该保留适度的物价上涨,否则,抵押品贬值会引发连锁反应,经济将加速下滑。

  存在通缩风险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国内经济增长疲软导致需求放缓;二是欧美经济下滑使得输入性通胀压力减轻;三是食品价格仍将下滑。随着CPI同比增速继续放缓,PPI同比增速也延续去年7月以来的下降趋势,6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均在回落,反映出生产性需求的恢复较为缓慢。

  从此前的PMI数据中已经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如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水平。据了解,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6月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上述均表明市场需求相对疲弱,今年二季度后,国内经济增长仍然处于明显回落当中。”史晋川表示。

  谨慎派:讨论通缩还为时过早

  也有学者对于通缩的来临持谨慎态度。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博士发表微博评论,他认为CPI快速回落,说明物价上涨的压力进一步消除,不过,由于CPI依然还是正数,因此也不能由此判断中国经济已经陷入通缩。但经济回落的速度也在加快,这也就是温总理提出的要加大预调微调的背景所在。

  浙江大学教授、会计与财务管理系执行主任姚铮也认为,如果单从数值看,CPI接下来会一直在低位徘徊,一下子跌入负值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现在可以适当考虑如何防止“通缩”的问题,如何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三问 继续降息的空间有多大

  持续走低的CPI为货币政策的微调提供了空间,可以保证央行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不引起严重的通胀。从货币政策的具体工具选择来看,央行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两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有所放松是大趋势。那么,继续降息的空间还有多大?专家观点对此存在分歧。

  正方:年内仍有一两次降息机会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称,短期内CPI不会降至负值,预计年内还有1~2次的降息机会。她同时建议,应该只降贷款利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

  在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后,目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比6月份的CPI高出0.8个百分点。对此,左小蕾认为,保持正利率能够刺激消费,年内还有1~2次的降息空间,但应该只降低贷款利率而保持存款利率不变,因为目前的银行息差还有较大空间。

  国泰君安宏观债券首席研究员姜超也持同样观点,认为年内仍有一次降息机会。他预计,二季度的GDP在7.5%左右,未来CPI涨幅将继续下行。“近期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仍在持续下降,预计7月CPI为1.7%,回落至2%以下为大概率事件,PPI为-2.7%,通胀的持续回落也有利于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

  反方:继续降息的空间不大

  “现在国内经济的问题不是钱太少,而是企业没订单,或说市场没信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在目前这种宏观环境下,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的意义已经不大,所以货币政策不会一下子松得很开。

  “除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节奏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之外,财政政策也可以释放一些更为积极的信号。”浙江大学姚铮教授建议,比如在财税空间方面,进行结构性的减税,降低企业税费支出,给企业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在投资空间方面,鼓励民间投资进入事关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鉴于外需乏力,要积极引导内需,继有关部门下放支持节能家电消费的财政补贴后,在其他消费领域也可以出台一些提振消费的措施。

  本报首席记者 罗凰凤


钱江晚报 重点 a0003 CPI“破3”,三问宏观经济 2012-07-10 2630251 2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