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5版:读书

  陶小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副会长。2011年起任省艺术品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之一。曾主编《陆俨少书画集上、下》等。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晚年曾预言,人们真正认识到他山水画的价值,要过50年。

  如今艺术品市场对他的热捧,证明了宾虹老的前瞻性。今天,无论是黄宾虹还是陆俨少的山水画,早已在艺术品市场中炙手可热。各大拍卖行还不断推出“黄、陆专场”,“无黄、陆不成拍”,甚至成为了业内人士口传的新俗语。

  历代山水画家,都将内心的超然情怀全然融入画卷,因此,中国山水画流淌着民族血脉及人文情怀,最与国人心灵灵犀相通。尤其是高价作品,因其凝结智者艺术结晶,吸引着收藏者不断投身其中。

  艺术品市场十年间山水画价格的飞速登高之路,也正是藏家对山水画艺术魅力及文化内涵的深入认知之路。

  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包括山水画,可以追溯到宋元以前。尽管古代作品价值极高,但流传至今的作品,因其保存条件、鉴定难度、以及多半为官方博物馆所藏等原因,使得其民间流转数量稀缺。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极为罕见。如此一来,自然不能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点。

  反之,近现代书画作品由于社会保有量丰富等原因,受到收藏者追捧。其中,近现代山水画大师之作,自新世纪以来,不仅始终在艺术品市场充当主角,其价格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这里提供一些十年间我亲身接触或间接了解到的几位代表性大家的确凿例子,略作说明。

  陆俨少——

  今年3月,我受浙江藏家委托专程赴江西南昌,面见了陆俨少红色经典四尺整幅山水画《井冈山》的藏家——此人在长江之畔的滕王阁侧,拥有一家大酒楼。《井冈山》是他于2003年4月19日在上海以61.6万元的价格收入囊中的。

  时隔九年,浙江的藏家有意出资1200万元高价,望他割爱——换言之,他将得到每年增值100万元以上的优厚获利条件。

  遗憾的是,竟然被其谢绝。

  黄宾虹——

  2012年7月15日,其一幅三开的《松谷白龙潭》,在杭州某场拍卖会上以325万元落槌,这件作品在十年前,即2002年11月2日的中国嘉德,落槌价仅为6.8万元。

  而在此前,黄宾虹作品天价成交已屡见不鲜。2011年,其立轴《黄山汤口》在北京瀚海以4772.5万元落槌;其手卷《山川卧游图》在中国嘉德则以5290万元成交。

  潘天寿——

  潘天寿作品存量极为稀少,一旦出现在市场流通领域,便弥足珍贵。

  2005年,其山水作品《堪欣山社竹添孙》在浙江以360万元落槌。六年后的2011年,在上海某拍卖会则以1600万元高价落槌。

  浙江画家之外,中国其他几位山水画大师同样不断创下新纪录。

  2010年5月,张大千的《爱痕湖》在中国嘉德拍卖以1亿零80万成交。

  2011年11月,傅抱石山水册页《毛主席诗意》(八开)在北京瀚海拍卖时突破2.3亿元。

  2012年6月,李可染《万山红遍》在北京保利中创下2.9325亿元最高价,其另一幅红色题材山水《韶山》,在中国嘉德中也以1.2420亿元成交。

  因传统的耳濡目染,浙江藏家对山水画的偏爱尤甚。

  浙江有位黄宾虹作品藏家,喜欢在晚上的烛光下细细欣赏悬挂于墙的宾虹作品。该藏家说,这一方式正是为了体味宾虹晚年眼疾时用心作画之感。不知这样的观赏方法是否科学,倒不失几分可爱之处。

  还有一藏家说,在未来,炫富不是比钱——即使把钱堆砌如山,仍无美感可言,但若藏有一幅浑厚华滋的宾虹山水,足矣——因其浓缩了中华大地的山水精神。

  就像宾虹晚年在其画中所题:“余南游浔江、溯黔桂西南至峨眉青城,北行齐鲁燕赵诸山,今栖息西泠,蘋洲百景坐烟雨中写此寄意。”一生寄情山水,并以“至黑”艺术手段直抵山水画高峰的黄宾虹,无疑为我们留下了最大的精神财富。

  在艺术品市场的中国山水画登高之路上,浙江藏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功不可没。

  也有人问我,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大家作品的市场价位,为什么不及不断破亿的北方大家。

  这其中涉及到地域偏好、市场认知、藏家审美水准等诸多复杂原因,而不能简单的以价格论英雄。

  就以被誉为中国山水画大师的“北李南陆”(李可染与陆俨少)而言,目前价格差距明显,但恰恰是李可染本人,曾在生前说:“在山水画的创作领域中,我已经到达了必然王国,而陆俨少已进入了自由王国……”。他自认为,陆俨少更技高一筹。

  当代山水画也存在相似情况。借古开今的浙派山水画,其山水精神一脉相承。当代杰出代表中,曾宓、童中焘、姜宝林等,都是在中国美院中国画系的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作品有学术含量,堪称既有笔墨又有创新,为现当代山水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单从价位看,他们的作品也与某些北方山水画家作品也有一定差距。

  而这种“略逊一筹”的状况,我以为正表明浙派山水画日后仍然有巨大升值空间。对此虽不能精确预计,但历史往往有其相似之处。这就像我们以如今的价格情况去看待十年前的一幅黄宾虹或陆俨少一样。

  我还记得,把张大千的《爱痕湖》举到最高价前的第二口,并且把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举到2亿多并最终揽入怀中的那位大藏家,不就曾在2011年委托浙江藏家去寻一幅曾宓山水画吗?

  随着市场成熟和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艺术品接受市场和学术的双向引导,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都如同前述的那位江西老表,像守望家园般守护一幅优秀山水画,那么,我敢肯定,未来山水作品更将身价百倍。

  看如今进入流通领域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在未来能排在“破亿”榜单中的,可期待的应是潘天寿的《松鹰图》,据悉这是唯一在民间的丈二巨作;黄宾虹的《黄山汤口》(如配行书对联《天外人间》),以及陆俨少的百开《杜甫诗意图》。


钱江晚报 读书 c0005 2012-08-19 钱江晚报2012-08-1900018;钱江晚报2012-08-1900022 2 2012年08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