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本地新闻·巡城

我们村的郑书记
点子最多

  我们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是一个山多、林多的小村子。

  18年前,郑书记上任时,村里人均收入才1000元左右。那时候,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蚕,抽丝剥茧会散发臭味,也会污染水源。那时候,村里环境很不好。

  上任后,郑书记力推村里的经济转型,我们放弃了养蚕,开始在房前屋后种茶叶。借助开化龙顶的名气,村里的茶叶销售大好。如今,全村的人均收入超过万元,比开化县农村的平均水平高了。

  在村里当书记,不得不做个土人。他做村民的工作从来只上门,不打电话。一趟不行就两趟,两趟不行就十趟,直到把问题解决。

  但就是这样一个土人,也有一个很潮的爱好,就是刷微博。

  郑书记每天都会发一条微博,讲讲村里当天发生的新鲜事。每个“粉丝”的评论,他也会逐条回复。他说,写写这些,能让在外务工的游子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今年年初,村里有个在上海务工的小伙子和书记微博互动,言语中能听出他很想家,但又有些悲观厌世。郑书记想了个办法,他每天挎上相机出门,去小伙子的家里拍一张照片,然后传到网上给小伙子看,顺便向他“汇报”他家里的事情。郑书记嘱咐小伙子好好赚钱,把照顾家里人的任务交给村委会。

  这样拍了一个月照片,小伙子开始变得积极向上。前几天,小伙子回家探亲,还专门到书记家了,二人喝酒聊天,融洽得就像父子俩。

  我们村里人都说,书记点子就是多,既有土的,也有潮的。

  本报通讯员 李啸 郑立华

  本报驻衢州记者 盛伟/文 梁津铭/绘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巡城 a0006 我们村的郑书记
点子最多
2012-08-25 2696341 2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