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3版:读书

文章导航

  大学精神的衍变

  中国历史上,最早对此作出回答的是蔡元培。

  他改造京师大学堂的时候曾经说:“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

  可见,蔡先生把现代大学和旧大学作了一个很彻底的区分,一是反对读书做官,二是把学与术分离,学术机构与专门教育分开。

  西方对大学理念的探讨最早是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1858年发表《大学的理念》一书。

  该书认为,“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强调大学作为一个研究学术和追求真理的功能,具有一种自知性和独立性,不屈服于大学之外的(主要针对教会)宗教和政治的力量,强调大学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者理性的训练。

  这是当时对大学教育或古典主义教育的认识,它排斥学术研究的功能,认为如大学要进行学术研究的话,何必要大学生呢?强调大学以教学为主;另外强调大学不是进行实用技能的训练的。

  近现代以后,随着大学逐渐从边缘到中心化的过程,大学在现代社会承担的功能和使命已经完全不同了。

  20世纪初从德国的柏林大学模式开始,科学研究成为了大学第二个基本的功能,这种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在美国和美国的实用精神相结合,奠定了当前世界上大学的一个基本的面貌:教学和科研。

  20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加速,大学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和希望更高了,社会服务成为现代大学一个新的功能。

  现代大学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单纯的知识养成和技能教育,它能够对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进行咨询、决策或者判断,对人生情感、善和恶、事和非等基本问题提出标准,大学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有人称为“社会的良心”或“世俗的教会”。

  实习生 毕彩霞

  本报记者 王湛 整理


钱江晚报 读书 c0003 2012-09-02 钱江晚报2012-09-0200019 2 2012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