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6版:全民阅读

我们还有惊喜吗

  早上到单位上班。停好车,到办公室门口。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我脱口而出,竟然是生活在农村的母亲。

  赶紧泡茶,激动之余,免不了责备:母亲,你出发前应该给我来个电话,我去车站接你,如果万一我出差去了,你碰不到我,不是白来一趟了吗?母亲说,没事,家里自己种的嫩苞米到季节了,我给你送来些。懒得打电话,怕影响你公家的活。你不在的话,我就把苞米放下,看看孙女就回去了。

  中午门诊空下来,回到办公室。闻着一大袋苞米散发出的特有的清香,还是童年熟悉的味道,心里竟是如此的温暖。

  记得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导师Suzaane经常神神秘秘:不要问,到时我会给你最大的Surprise(惊喜)。母亲的不期而至,对我来说,也许就是最大的惊喜了。

  小时候,回家或者呆在家里的时候,心里总有些期盼——外婆或者外地工作的父亲会不会突然回来呢——尽管只是期待他们带来的小零食。曾几何时,随着电话,手机,网络,QQ等普及,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惊喜的机会。我们都会提前知道,明天亲朋好友是否回来,明天到什么地方会碰见什么人,明天天气如何,是否有台风暴雨,是否应该带伞——尽管天气预报有时不是那么靠谱。当我们能因为预知些什么而可以安排好几个月后的事情时,我们也渐渐失去了惊喜的机会了。

  迄今,我最喜欢(不是之一)的一首小诗还是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何等的意境啊。假如是现代社会,你出发前给师傅打个电话,或者发个Email预约时间——师傅,你明天是否有空,我来看看你;即使师傅不在,你还可以拿出手机——师傅,我已在你家客厅和童子一起喝茶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失去了“云深不知处”的惆怅,因此也失了意境。

  诗需要激情,而人们往往在科技的春风中失去了想像;诗需要清逸,而人们的情感在快餐文化前不免浮躁;诗需要灵性,可人们的心境在名利面前日趋世俗。所以,有人感叹,现在中国已经没有诗人了,有的,也只是梨花派“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扯远,打住。

  这些天在读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常常读了几页,就感触得无法呼吸。从农村出来的娃儿,知道乡村沦陷的痛苦。看着村边的大树被砍,庙庵被粉刷一新,田地荒芜,留守的是老弱病残,见不到猪羊牛鸡,摸不到清洌的溪水,这是何等的纠结和悲哀啊。

  我不是一个坚定的反科学主义者,我也正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文明。但我常常想,人类最初想要的是什么?人类最终会被带到哪里?如墨西哥土著的“Don't go too fast, you will lose your heart”,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或者放慢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呢?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 c0006 我们还有惊喜吗 2012-09-02 钱江晚报2012-09-0200018 2 2012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