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5版:全民阅读

当下的根叔们 走近学生,教会担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抛出了一个缺少大师的教育疑问,当我们谈论“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时,我们的眼光,仿佛总在“学问”上打转。可大学除了博大精深的“学问”,还需要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精神”。

  2010年,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学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在这样的呼喊和自省中,新时代的大学也试图在探寻它的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005级毕业生张春雷,如今已在上海工作两年。再次提起“根叔”,他依然觉得亲切:“李校长一直与学生走得很近,每学年都会举办三次‘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的大型交流会,还会不定期地与部分学生进行座谈,他的演讲之所以能如此动人,并不是刻意的,这就是平时最真实的校长。”

  而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用一堂自己上过的文学课,分享了私人爱情,也阐释了诗意、人文于教育的意义——它并不是一种文学类型,而是某种智慧和生命的光亮,是一种身心俱足、激情四溢的精神共同体。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哪一种风格,严肃,生动,或是欢愉,我们不能否认,一种励志教育,向上、向善、向美的引导,一直存在于今,从未断裂。

  “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大约可说是生活的本质。”王安忆在今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毕业致辞,道出了三个“浅显的嘱咐”,分别是“无用之用”、“过程之美”、“竞争之失”,这是作家对生活的哲学性思考。她劝学生不要急于加入竞争,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要因为一个阶段的胜负而限制了视野。

  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韩璐认为,今天的大学,还应该营造一种氛围,就是担当的意识。

  “你能为家庭担当什么,走入社会后,能为你的同伴担当什么。教育工作者应该告诉孩子,既不要否认自己的存在,同时又要考虑别人的价值。”

  韩璐说,他们系里有个学生,在玉树地震的时候,默默把自己几年的奖学金一万五千块全都捐去了灾区,让他很感动。“捐款在现在看来,是个很老土的做法。我们也不要求人人都这样做,但却希望学生能够有一种意识:我能够帮他做点什么?只要有这一念,就可以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别人。一念又一念,就能汇成精神。”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 c0005 当下的根叔们 走近学生,教会担当 2012-09-02 钱江晚报2012-09-0200023 2 2012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