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1版:全民阅读周刊

文章导航

九月。开学季。 在身边和历史的烟尘中

大学精神,风骨几何

  在身边和历史的烟尘中

  

  九月,开学季。无数正迈入成人行列的新生,从四面涌入盼望已久的大学。

  在欢迎声中,我们听到同一个祝福:愿你们学业有成,愿你们自立自强;

  在校长的开学致辞中,我们听到一个不约而同的追问:你,为何而来?听到一个共同的阐释:何为大学精神?

  是的,你们,为何而来?又如何理解即将触碰的大学精神?

  1917年,蔡元培赴北大任校长一职,他在就任演说中说:“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这是他希望学生置于首位的自我要求。

  也许,这便是一位著名学者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无论是蔡元培先生的“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一以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还是梅贻琦留下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抑或,学者杨东平的大学精神核心在于——“追求真理,探求学问”,以及钱理群借用的鲁迅之语“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的批判和创造精神”作为大学的精神。我们看到,时代走到今天,在学子多样化地诉求之中,大学精神的表述也有了不同的形式,但风骨一致。

  只是,如同钱理群对当下的担忧——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学的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以及社会承担意识逐渐消匿。

  大学在迎合着时代,在大众面前,它有时试图做一个讨巧者,把精神之外的装饰,作为立身的要义。就在此时,当我们翻阅那些在战火中辗转的学人故事,会猛然发现,今天飘扬在校园中那些亲昵的词汇,略显虚浮。

  最近,在梅贻琦《中国的大学》和智效民《大学之魂:民国老校长》,以及纪录片《先生》中,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窥见大学曾经的风骨: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8年,曾5次辞职。所有的拂袖而走,皆因面对时局和纷扰的不肯折腰。

  竺可桢在抗战中,率浙大艰难西迁,中途经受亲人故去,在轰炸中未曾更改曾经的坚守。

  他们,以及那一代先生,正是大学精神的折射。开放,包容,不畏权,不求利,不媚俗,只求是。

  回到当下,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学精神,对90后的学子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大家已经极少探寻个体行为之外的意义,并且,少了追问现实的意愿。

  现实的压力之下,我们时常吐槽的却不是大学精神的缺失,而是它是否给予自己更多足够使用的技能。若只授业而不打造人格,这样的大学精神是偏离的。然而,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疼痛,常常让人于两难中徘徊。

  幸好,在乱象之外,依然有不少的师者和学子在探寻,并在前人留下的财富中,进一步身体力行。或许,在抱怨与迷茫之中,个体的你我能抱有一份清醒,我们的时代仍有供后人践行的精神。 本报记者 孙雯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周刊 c0001 大学精神,风骨几何 2012-09-02 钱江晚报2012-09-0200029;钱江晚报2012-09-0200030 2 2012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