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5版:重点报道

杭高新语文课本调查——
“语文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语文教材,可能是打开文学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也可能是塑造品性的最初跳板。对那些熟悉的语文课本,你是爱之深还是责之切?

  本周三,我们对杭州高级中学高一10班的47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请他们选5篇自己最喜欢的语文课文,并且自当编审,选3篇课外文进入语文教材。

  最受欢迎的课文——毕淑敏《我的五样》

  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文章也开始于老师出的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的答案是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老师要求最终只能留一样,作者不断拷问自己后的答案是笔。选择这篇的主要理由,是“能引发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

  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以13票位列第二,曹文轩的“摄影散文”《前方》以12票成为第三。鲁迅的《祝福》和老舍回忆故乡的《想北平》也较受欢迎。

  但鲁迅的《祝福》在当下的孩子眼中,却是“可怕”,“我小时候看过《祥林嫂》戏剧,却从不敢看第二遍,祥林嫂的枯槁憔悴和丧子时的惊慌失措,给我留下恐怖片的印象。”男生倪思成说。

  最爱的课外文——从《活着》、《肖申克的救赎》到《他的国》

  如果你是语文课本编审,你会选哪3篇课外读过的文章放进课本?

  学生们的答案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旁白片段,到余华的小说《活着》,从作家老愚最近发表在《新周刊》回忆求学历程的专栏文章《青春打滚的季节》,到龙应台感人至深的《目送》……

  而陈泽洲选择了刘继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文章是说即使是小人物,也能有伟大的情怀,心甘情愿衬托他人的优秀,不去争夺,很和谐。”

  他们的语文观——语文课不该忌讳社会阴暗面

  90后高中生喜爱的作家,有韩寒这样文笔尖锐、针砭时弊有个性的年轻作家,也有青春文学作家夏茗悠和郭敬明。

  但他们对偶像的文章是否适合收录进教科书,却有理性的认识。

  谢雅芬最喜欢余华和王小波的作品,喜欢雨果作品的骆彦滔认为“雨果很深刻”,他们都认为偶像适合进入教科书。另外,鲁迅、三毛和川端康成都有一定数量的拥趸。

  吴晨阳赞赏郭敬明“如神一般的思想和写作”,但却不认为其应该被编入语文书,原因是“文笔仅供欣赏,无法模仿,只适合被膜拜”。

  朱奕达的偶像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他的作品具有象征意义,并且很讽刺,但正因此不太适合于语文课本。”

  另外,被问到语文课文最重要的品质,“阅读快感”、“贴近生活”、“深度”、“影响力”、“文学性”、“启迪”都被提及。

  其中这样一个回答,来自倪思成:“现在的生活更复杂,学校不应成为远离喧嚣的静地。学会生活,学会看待社会,就不该忌讳很多社会阴暗面的客观事实,要全方面地品鉴。”

  实习生 孙苗 本报记者 屠晨昕


钱江晚报 重点报道 c0005 杭高新语文课本调查——
“语文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2012-09-09 钱江晚报2012-09-0900020 2 2012年09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