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4版:重点报道

  毕飞宇金仁顺这样看语文

  毕飞宇的儿子,今年读高一

  他说:《美国语文》很尊重孩子

  儿子的课本,毕飞宇是了解的。

  “孩子在南京读书,他用的语文教材当然是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我对这个版本很熟悉,因为我参与了。”多年之前,江苏打算改进语文教材的时候,毕飞宇参加了讨论,并做了一个分册的具体工作。

  儿子开学第一天,毕飞宇就把高一语文课本翻了一遍。他特别喜欢第五、第六、第七单元,分别是“寻找精神家园”、“母语的精神”、“何以为家”。

  “这里的关键词‘家’,有精神意义上的,有现实意义上的。”毕飞宇认为苏教版的人文性和美学趣味都是他喜欢的。

  虽然,儿子每年的语文课本,毕飞宇都会看一看。不过,他却从不在孩子面前发表任何看法。

  “我也从不在孩子面前随意评价老师,我唯一要求的是,孩子一定要尊重教材和老师。孩子当然要独立思考,但是,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感一样有必要。”毕飞宇说,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是在怀疑,还怎么学习呢?

  毕飞宇调侃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好听一点说,是个“著名作家”。所以,在对待孩子的语文教育上,许多人都有误解,以为毕飞宇“有一套”,还经常有人来“取经”。

  “很遗憾,我没有。我的孩子不爱读文学作品,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的学业太重了,我只想给他减负,也办不到。我哪里还能给他压力?”尤其是,他儿子从来不读老爸毕飞宇的小说,“我很挫败的,很矬。”

  但毕飞宇太太给儿子买的《美国语文》,他们的孩子倒是很喜欢看。

  “《美国语文》是给12岁至1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看的。毫无疑问,课文里有马克吐温和厄普代克。”但是,最让毕飞宇吃惊的是,居然有罗伯特·李的作品。“大家都知道,罗伯特·李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反动派’,他可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反动首领’。”

  “我个人以为,《美国语文》是通过尊重孩子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反过来,又是通过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来尊重孩子的。”毕飞宇坚持认为,孩子们有权“知道”,价值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

  但是,毕飞宇不可能为自己的孩子去编写特定的教材。

  “我不会干这样的事。我充分理解一个父亲面对糟糕的语文教材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我尊重他们的愤怒。但是,我依然不会给孩子编写教材。”毕飞宇不认为一个父亲可以承担孩子的语文教育,即使他本人就是一个好的教师,这个道理就如同一个外科大夫不适合给自己的亲人做手术是一个道理。

  “父亲就是父亲,教师就是教师。父亲和教师的身份是不可混淆的。”毕飞宇只想给孩子做父亲,不想给自己的孩子当老师。“我的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父亲是我的中学老师,我至今对这一段生活耿耿于怀。父亲如果要教育孩子,完全可以在饭桌上完成。”

  毕飞宇做过五年教师,他的体会是:教材是重要,但是,我不会夸大,相反,我对老师的要求可能要高一点。

  “语文教育是一个大系统,这里头包括教材,课堂,任课老师的素养、性格,阅卷,尤其是作文阅卷的评估标准。教材很重要,其实呢,它也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授和不同的解析。”

  关于语文教学,毕飞宇特别想说两点:

  一,他始终认为我们的老师对课文的“结构”太在意了。用画画做例子,如果我们在“造型上”过多地要求孩子,行家们就会说:“这孩子教不出来了。”让孩子去“领略”,其实比“解剖”课文重要。

  二, 作文评分。不要小看作文评分,这是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一个孩子不注重分数,作文的分数牵涉到孩子的自我认知、尤其是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内容。

  在他看来,如果作文的评估机制出了问题,语文教育就是失败的。作文最能全面地考察孩子的语文水准,评估机制一旦出了问题,那么,孩子只能设法骗取高分,这一点都不能怨孩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套”评估标准。不客气的说,这简直就是伤天害理,几近暴殄天物。


钱江晚报 重点报道 c0004 2012-09-09 钱江晚报2012-09-0900016;钱江晚报2012-09-0900018;钱江晚报2012-09-0900019 2 2012年09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