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本地新闻·民生

杭城十月蟋蟀风

可惜,名噪一时的“杭虫”已逐渐退出玩家的视线
目前玩家手中的蟋蟀,基本都是山东等地的“外来客”

  本报讯 8月捉,9月养,10月斗。昨天,杭州第四届蟋蟀文化节在岳王城举办。文化节的第一场比赛是民间高手赛,在接下来几天,还会开展城区对抗赛,以及城市对抗赛。

  杭州蟋蟀协会成立四年,蟋蟀文化节也举办了四届。除了规模越来越大的斗蟋蟀比赛,其中的文化韵味也越发浓厚。明清、民国时期斗蟋蟀所用的蟋具与数十幅以斗蟋蟀为主题的名家书画也将同时展出。

  斗蟋蟀这一风俗在杭州流传甚广,仅杭州蟋蟀协会就有三百多名经验丰富的蟋蟀玩家。“成立协会的目的,就是希望引导‘雅玩’蟋蟀的潮流。” 协会会长胡成敏说。

  斗蟋蟀之风盛于唐朝,宋朝达到巅峰。南宋时,许多王公贵族都将蟋蟀放生在三堡一带,因此,杭州的蟋蟀品质非常好,“杭虫”更是名噪一时。如今,“杭虫”已逐渐退出玩家的视线,河北、安徽等地的蟋蟀,尤其是山东宁津一带的“鲁虫”,已成为目前的主流。

  如果您对斗蟋蟀感兴趣,10月12日开始的城市对抗赛可别错过了。到时,北京、苏州、天津、上海等地的蟋蟀玩家都会带着自家的蟋蟀与历史传承,齐聚杭州。

  本报记者 蒋慎敏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民生 a0004 杭城十月蟋蟀风 2012-10-03 2745746 2 2012年10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