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5版:今日下沙·热线

打开泛黄的信纸,看着远方亲人温暖的字迹,他们说——

家书,是最最珍贵的礼物

  本报记者 林雨晨 王舒畅/文 魏志阳/摄

  国庆长假前,本报发起的“写封家书寄回家”活动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许多下沙打工者都纷纷响应此次活动,发来家书。我们的摄影师还特意走进他们所在的工厂或公司给他们拍了日常工作照片。在中秋前两天,我们将这些带着漂泊在外的人们沉甸甸思念的家书、照片和印有这次报道的报纸准时寄出了。

  这两天,不少参加活动的读者纷纷打电话到编辑部,他们说,很感谢这个活动,家人陆续都收到信了,没想到一封小小的家书,却能带来如此的感动。

这封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原来爸爸在外打工这么辛苦

  还记得那个因为生气父亲短聚后又要外出打工而扔苹果的女孩萌萌吗?身在湖南省泸溪县的她在前两天收到了家书。

  作为寄信人的父亲张发告诉我,萌萌收到信后非常激动。萌萌首先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信,然后再攥着印着父亲报道的报纸看了很久很久。

  萌萌说,之前没多听爸爸谈起在下沙的工作,看了报道才知道爸爸在外打工原来这么辛苦。“我要将这张报纸好好地保存起来,以后还要给自己的女儿看看。让她知道外公为了这个家在外工作是多么劳苦。”

  张发还透露个细节,女儿现在高三,晚自习要到10点多了,回到家一般就洗洗睡了。看了信之后,萌萌更用功了,回到家还要再温一个多小时的书。“看到她这么努力我也很高兴,但我和她说还是要注意休息,身体最要紧。”张发说。

哥哥已经为这个家牺牲太多

我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在下沙工作刚满一年的伊兴领给弟弟伊兴龙写了家书。

  伊兴龙在黄山学院读大一,昨天记者打电话给伊兴龙,他说一直没去信箱看,哥哥也没有告诉他。

  “你能读给我听吗,我想快点知道哥哥都写了些什么。”于是,我找到当天报道中信的片段,在电话中一字一句地慢慢读给他听。当我读到 “我希望你要有理想和抱负,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困难而止步”时,电话那边突然没有了声音,只有校园里嘈杂的背景音。停顿了7、8秒,那边才开始说话。

  伊兴龙在讲话时有些哽咽:“听到哥哥的话,我心里有点心酸。” 伊兴龙说,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父亲身体也差,近几年都靠哥哥在支撑和打理这个家,而且哥哥还经常寄生活费给他。

  “哥哥为这个家牺牲太多了,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懂事。”伊兴龙说,我会好好地将哥哥的话记在心头,在大学里好好读书。

这份惊喜比什么礼物都强

我会永远保存好

  “情书好手”千岛湖小伙子夏胜跃本来要给老婆一个惊喜。但一过中秋,他就耐不住性子, 给老婆去了电话,叫她到信箱看看有没有信。老婆还不解风情地说,怎么可能有我的信,电费单、水费单倒是不少。

  话虽那么说,10月2日早上,她还是去信箱看了一下,没有。倒是傍晚,儿子兴奋地举着一封信冲进家门,说有妈妈的信。拆了信封,最先看到的是《今日下沙》报纸。

  “奇怪了,报社怎么会给我寄信,报纸上还有我老公的照片,我还以为他们单位搞的活动。”太太仔细看了文字,才发现是老公给她写了信,又惊又喜。这时,信封里才滑出夏胜跃的手写信,一看这密密麻麻的字,夏太太就立刻想起了十几年前的情书。

  夏太太说,看信之前还不知道老公有这些想法。2008年和儿子离开下沙时,老公也没挽留,现在夫妻俩都有些后悔了。老公虽然平时嘻嘻哈哈,但有些心里话还是不会当面讲。平时打电话也是说说家常。只有写信,老公才会把这些想法说出来,真的就和当年一样。

  夏太太把报纸包括其他三个人的家书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然后把报纸小心地夹在相册里保存好,她说,太惊喜了,比什么礼物都强。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热线 q0005 家书,是最最珍贵的礼物 2012-10-10 2750773 2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