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7版:杭州新闻·热线

只吃七八斤玉米
干起活来一顶五

繁华都市来了一群吃苦耐劳的“壮劳力”

  本报讯 “现在城市里几乎看不到骡子了,骡队就更少见了。”这几天,钱先生在半山森林公园散步时,意外发现了一支由骡子组成的运输队。十多头骡子驮着木材、石料,不急不缓地往山坡上运送着。

  昨天上午,在半山森林公园北部苦槠林游步道施工现场,记者遇到了这支骡子运输队。几名工人正在一头骡子的鞍架上安放好几块青石板,牵着它沿着泥泞的山路向山顶走去。

  “那头名叫‘黄骡’,走完这一趟,它就该下来吃午饭、休息了。”骡队中负责驯养的周师傅告诉记者,骡队只有3个人,但骡子有15头,每一头都有自己的名字。骡队的许老板指着骡子说,“我们都来自广西。”

  许老板介绍,骡队的任务,是将山脚下堆放着的石板、木材、沙石等等建材,运到2公里外的山岗上。由于山路狭窄,许多地方只有1米宽,车子进不去;加上山路较陡,一下雨就好几天泥泞不堪,连人力推车都难以通行。因此,施工方才大老远请来了骡队。

  相处了两个月,工地的师傅们已熟悉了这群特殊的“工友”。一位沈师傅告诉记者,这些骡子很是能干,500斤的石板,他们要四五个人搬运一个早上,可一头骡子走一趟就搞定了,一天还能走个三四趟。

  “这些骡子很聪明的,走过一次就自己认识路了。” 沈师傅说,这些骡子吃苦耐劳,脾气温顺。更重要的是,和它们一起,干活的心情也比较好。

  “我们老家都是山,道路不便,骡子是常见的交通工具。” 许老板以前常在各地奔波,经常看到施工队伍碰到山路时要人工搬送建材,十分辛苦。由于在家乡习惯了用骡子驮东西,许老板便灵机一动,组建了个骡子运输队。

  十多年来,许老板的骡队去过内蒙、新疆,也来过台州、义乌。两个月前,18头骡子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来到了杭州。

  这些骡子多数在7到10岁之间,相当于20来岁的年轻人,处于体力最好的时期。不过,期间也有意外。前段时间杭城高温,3头骡子在工作中中暑倒毙,让许老板心痛不已,“毕竟都相处了好几年,感情很深。”

  别看骡子现在不常用到,身价待遇可不低。成年骡子售价每头都要上万。一头骡子一天要吃七八斤玉米,一年下来光饲料就要四五千元。要是连续干了四五天活,还必须要给骡子放个假,歇歇脚,以防它累出脾气来。

  本报记者 蒋慎敏(感谢读者杜正刚报料)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热线 h0007 只吃七八斤玉米
干起活来一顶五
2012-10-10 2748696 2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