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3版:杭州新闻·热线

25对老公安夫妇一起庆金婚贺重阳

这些细水长流的爱情,羡煞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本报通讯员 陈福 徐佳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泛着金光的重阳节。

  为你永是我爱人。

  50年为金婚,相携走过整整半个世纪,如此伴侣,方有资格说这句话了。

  昨天上午,25对杭州老公安夫妻聚在一起庆祝金婚,庆祝节日。

  这25份爱情,真如美玉一般具有内美。

  且看,满头银发的老夫妻们看着彼此,手握在一起,不用说话了,那份默契和幸福,就足以羡煞旁人啦!

  老公安的故事和这些细水长流的爱情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曲动人的老歌。

  来听听吧。

家就半街之隔,他却住在派出所里

  89岁的马锄平,85岁的郜惠英,说两老是金婚其实是委屈了,他们已经结婚64年,应该算是钻石婚。

  “1949年,我那个时候在行宫前派出所的,我们派出所东管到水漾桥,南到惠民路,西到定安路,北到开元路,是当时杭州最热闹的地方。”马老一开话匣子,心里还是止不住地激动。

  那个时候,两口子新婚燕尔,家就安在距离派出所半条街的羊坝头,然而马老却几乎每天住在派出所里,每天都忙得不得了,顾不上多问候一句近在咫尺的妻子。就连马老妈妈病危那天,都是老伴从家里匆匆赶到派出所来告知的。

  这样的工作量,也让马老熟悉当年辖区里的角角落落。有一次发抢劫案,抢匪得手后还用一块旧蚊帐布塞到了被害人口中,马老硬是认出了这块旧蚊帐布是辖区哪户人家的,从而顺利破案。

  老伴听到这里不禁笑了,想来,这样的故事,她一定听老伴讲过无数个。

  这笑里,分明写着幸福。

  “他太忙啊,所以我就家务一肩挑,我在杭二棉的厂里干,家里三个孩子。”总结这大半辈子的婚姻,老人的话平平淡淡。

常常是一灯一人,等他到夜深

  人如其名,80岁的倪柏灿笑得很灿烂,边上的老伴张莲娣也是笑语晏晏。这对老夫妻的青春记忆留在九溪派出所。

  倪老爱把自己比作识途的老马,当年在九溪这一亩三分地上,他真叫熟门熟路。“五云山疗养院里,有一次高压氧舱的一个重要零件被盗,我在辖区转了一圈,就抓到了小偷,他以前偷过东西的,我了解他。”倪老记得清楚。

  对九溪这片这么熟悉,主要是当时的小两口就住在九溪所的简易房里。

  “他常常是骑着个自行车就出警去了,梅家坞什么地方都去,常常半夜都要出去,我就在简易房里等着他回来。”老伴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等待,倒是有了几分浪漫的色彩——一灯一人,身后的西湖群山里,丈夫云深不知处。

  当年倪老一回来,补偿的方式总是:啥家务还没干,老婆你就歇着,我来!

  “呵呵,我现在看电视,也最爱看公安破案的片子,因为亲切啊!”张阿姨这辈子,可是有公安情结的。

这对神仙眷侣,警龄加起来80岁

  25对金婚夫妻里,楼家南和沈雨生这一对老眷侣显得特别,因为他们都是老民警,加起来的警龄都已经80岁了。

  楼老起先在钱江水上派出所干水警,大伙儿一起游,互相照应的情况下,身体壮实的楼老曾经能够横渡钱塘江。

  沈阿姨也是好样的,她先后在青年路派出所、涌金派出所和湖滨派出所干过,一次有人打架,双方都是干力气活的壮汉,没人敢上去劝,是沈阿姨第一个挺身而上,硬生生去拉开两人。当年的沈姑娘这么一上,边上的老百姓受触动不小,也都上来劝架了。

  后来,楼老分到了市公安局工作,常常到派出所联系工作,一来二去,就和沈阿姨这么“熟悉”起来了。

  “我们那个时候不是五天工作制,而是七天,晚上9点半下班就算早的。”楼老笑呵呵地指着老伴说,她可是女中豪杰,半夜都常常到街上抓坏人去,比我还厉害呢。

  其实,每到这个时候,楼老是很记挂妻子的,但他也是民警,这份记挂化成了理解。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热线 h0003 这些细水长流的爱情,羡煞 2012-10-23 2767418 2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