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5版:今日下沙·大学城

文章导航

刚刚在青海深山里探索了半个月
导演宁浩昨天走进传媒学院谈电影谈经历——

疯狂走红,宁浩一头雾水

  “大学城大讲堂”昨日有了第三讲,曾拍过《疯狂的石头》的著名导演宁浩来到浙江传媒学院,和大学生们分享他的创作和他的经历。

  昨日中午12点,离正式开讲还有1个多小时,浙江传媒学院行政楼报告厅已座无虚席,过道两旁站满人,连报告厅门口也满满当当站了三排人。

  很准时,讲座1点半正式开始,因为宁浩不想让喜欢他的人等太久。

  一身运动服的宁浩走上讲台,双手朝大家挥动,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好,我是宁浩,山西人,35岁,身高1米71,就一拍电影的。”宁浩光介绍自己就花了20分钟,“我有点紧张,因为台下的人太多了。”这20分钟里,掌声响了三次。

  对于讲座主题“影像语言与时代关系”,宁浩谦虚地说自己也还在学习中,“这回就是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的。”

谈电影:

喜欢挖掘各地方言,唯独搞不懂温州话

  宁浩说:“影像语言的诞生削弱了文字表达的力量,电影语言是一种新的信息记录和传递方式,影像信息自由化的革命让文字表达所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

  “工具,都不是永恒的,可能随时被遗弃,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影视听语言的出现,虽不能全面取代文字,但还是会使文字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但不会绝对消失。”

  宁浩用其特有的“宁式幽默”说起了方言,并从方言的角度来解释影像语言的运用对于影片的影响。“方言中的每一句、每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可以表达出很多内容。当听了太多普通话后,会发现其实方言对于人物的表现力更强。”

  从宁浩的电影如《疯狂的石头》中可以看出,其人物很多是以方言来表达的。

  他说:“使用方言进行交流的人们,他们本身的生活都与当地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我们不能放弃‘方言’这块肥沃的土壤,方言中折射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宁浩说,现今能挖掘的方言有很多种类,但唯独温州话,他实在难以理解、很难开发。

  电影风格一直偏向“荒诞”的宁浩,说自己有时也想拍爱情片,不过自己对情感的理解,尤其是对当代爱情、都市情感的认识都不是很深刻,“目前仍在爱情片的艺术道路上进行探索。”

谈经历:

本想正当地混下去,结果红得一头雾水

  从最初的《香火》、《绿草地》,到后来被人熟知的《疯狂的石头》、《黄金大劫案》,宁浩说自己一直保持着学生的姿态,“虽然已经离开校园十多年,感觉上仿佛自己才刚毕业两年。”

  “对于自己拍过的作品,我的态度是拍了就过去了,很少回顾。我会一直向前看。”

  谈及工作经历,宁浩特别淡定,“以前是画电影海报的,后来发现有人发明了打印机,发现自己学的派不上用场,马上改行去学了两年冲印,可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我还是没跟上。”

  后来他奔向北京,“也没想过要干点什么,就是腻了太原,决定出走。”

  “为了有个在北京混下去的正当理由”,他通过成人高考进了北师大导演专业,后来又考入北影的摄影本科。

  毕业后,由于宁浩能讲故事,他在为CHANNEL[V]频道给明星拍MV时,开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当时一线歌手要拍MV,通常会想到三个人,宁浩是其中之一。

  后来,“因为把一段发生在蒙古草原的乏味故事讲得特别有趣”,刘德华把宁浩加入了“亚洲新星计划”。于是有了500万投资,宁浩拍出《疯狂的石头》,一炮走红,由此产生“疯狂系列”。

  其实同学们都想听听他一路走来的心酸史,没想到他漫不经心地说:“这一路,挺顺的,红得一头雾水。”

  宁浩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认为,70后都是现实主义者,是干活和创业的一把手,就是缺少浪漫情怀。“不过,回看我这一路,却是典型的文艺青年道路,是一个二逼青年。”

谈生活:

最近忙着“玩”生活,有半个月在青海深山

  宁浩很健谈,他在台上说得最多的词不是电影,而是生活。

  问及最近是否有新作要拍,他回答“没有”。

  忙些啥,他说“玩”。

  宁浩说,最近一个月,他有一半时间呆在青海的一座深山里,跟朋友一起探索。

  探索什么?

  “就是生活。”

  体验生活?

  “不是体验,就是生活。”

  他说,拍电影的人普遍喜欢瞎琢磨,他也是。

  在宁浩的眼里,自己就是一个小人物。他说,世界上90%以上都是小人物,他的电影就是展示小人物的故事。

  问及10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宁浩幽默地回答:“最大的改变是体重,重了很多。”

  “虽说人越老越有智慧,自己35岁了,还没到有一定智慧的时候,争取做个有智慧的人,所以体验生活很重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历,苦难和失败是告诉你如何走下去的最好老师。”

  最后,宁浩告诉大家,要心怀“人字拖”的梦想。这一典故来自于他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小时候的梦想是拥有一双“人字拖”,因此宁浩把“人字拖”比作脚踏实地的梦想,“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搬开通往‘人字拖’路上的每一个障碍。”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大学城 q0005 疯狂走红,宁浩一头雾水 2012-11-07 钱江晚报2012-11-0700013;钱江晚报2012-11-0700015;钱江晚报2012-11-0700016;钱江晚报2012-11-0700018 2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