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4版:余杭生活

追忆水韵崇贤:那些“浜”和“桥”

  崇贤境内,以桥、以墩、以浜、以湾、以塘等具有水乡特色命名的历史地方多达100多个,这些地名,宛如一粒粒明珠,散落在崇贤乡间,跳动着文化的因子。近年来崇贤新建了许多新路和新村,保住这些历史地名,才能保住“水韵崇贤”的“韵”味。

卧龙浜:小康王绝处逢生

  古时候人们在河流的支流绝处,建起村落,就叫做浜,一般以村中大姓命名,如沙家浜、杨家浜。在崇贤,旧时水路畅通,村落沿河而建,以浜命名的地方极多,以向阳村为例,就有杨家浜、管家浜等6个“浜”,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卧龙浜”。

  卧龙浜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改名“卧龙”有一个典故在里面。

  宋朝时,康王赵构被金兵追击,慌乱中他藏身于一座桥底,躲过了一劫。赵构当了宋朝皇帝(宋高宗)后,将他藏身的那座桥改名“卧龙桥”,当地也改为“卧龙浜”,一直沿用至今。“龙”象征着天子,“卧龙”记述了康王避险的经过。

  当地老一辈的人大多知道这个典故。向阳村一位村官告诉笔者:“卧龙桥已经拆掉,卧龙浜所在地,现已规划崇贤新城,我们这一辈人还知道这些典故,到下一辈人估计就一无所知了。”

沾驾桥:“沾”上乾隆皇帝坐轿

  沾驾桥位于崇贤境内,京杭大运河东岸沾桥街上,建于清代。桥东西向横跨于沾桥港上,西距大运河不足1000米。历史上此桥东西两侧都是店面房,如今此桥东侧仍是沾桥市集的中心。

  “沾驾桥”是一座单孔拱顶石环桥,桥长约十五米,桥宽三米,桥高在五米以上。此桥两边各有石级十一级,桥顶左右均有宽厚的护栏石,桥正中石梁上刻有“沾驾桥”额。

  据《余杭古桥》一书记载:该桥南侧桥联为:“北往南来均沾利济,水将山绕税驾凭临。”而北侧二条桥联的上部字迹已看不清楚。为了保护古老的沾驾桥,2004年人们在古桥南侧建了一座公路平桥。

  关于沾驾桥,当地民间有一传说:乾隆皇帝初下江南时,登金鳌山(独山),曾圣驾光临过此地,当时正是南方雨季,春雨绵绵,运河边乡间小道泥沾如胶,沾住了他的乘轿,故名此桥为“沾驾桥”。

斜桥:鸭兰港上的单孔石拱桥

  崇贤有个鸭兰村,据说是只有鸭子才能自由进出的地方。

  崇贤境内最大的内河是鸭兰港,亦叫斜桥港,其源头在杭州拱墅区运河三里漾东侧,由西往东,又往北,再折而西,蜿蜒流经康桥、崇贤、在沾桥鸭兰村再汇入大运河,其支流则经宏畔、超山、丁河流入丁山湖。东西向横跨鸭兰港的“东马斜桥”位于今沾桥龙旋村与北庄村交界处。当地村民都称此桥为“古斜桥”。

  “古斜桥”系单孔石拱桥,桥长二十米左右,宽约二米多。该桥两侧及顶部有石护拦,整座桥造型优美,石工考究,保存良好。

  从桥联旁镌刻的“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建”字样,距今已历一百九十二年的风雨岁月了。

  《钱江晚报·余杭生活》开设“寻找余杭老底子记忆”栏目,内容可以是方言趣闻、谚语、民间传说、民俗、老照片、老建筑的故事等,欢迎读者提供与“老底子”相关的文章,或线索、照片,我们将择优刊登于《钱江晚报·余杭生活》上。


钱江晚报 余杭生活 y0004 追忆水韵崇贤:那些“浜”和“桥” 2012-11-08 钱江晚报2012-11-0800008;2787997;钱江晚报2012-11-0800014;钱江晚报2012-11-0800016;钱江晚报2012-11-0800018 2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