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2版:本地新闻·民生

四种车模,每个细节都很到位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老庞家,去见识他的“新宝贝”。

  走进老庞家,朝北的房间俨然成了一个公交车展览室,吸引记者眼球的,当属四件精致的模型:清末民初的独轮手推车;上世纪20~50年代杭州城里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力黄包车;用木炭作为原料的杭州最早出现的公交车;汽油奇缺时,顶着沼气到处跑的“甲虫”——沼气车。

  老庞说,四个模型也代表了杭州人出行方式的改变。过去从茅家埠去灵隐,其中有一段崎岖难行的进香古道,大家便可搭乘独轮车前往。

  杭州最早的公交车,白顶红车身,老庞说,“这就是杭州最老的7路车,老杭州人一眼都能认出。”

  7路车车模是纯木头材质,老庞完全按照当时的车辆比例缩小手工打造而成。从车窗望进去,每一个细节都很到位:车头前往外伸出的手柄、方向盘、驾驶座、售票员座,打磨得圆滑的扶手杆,车厢内的座椅有别与现在的公交车,是左右两排背靠窗座椅,就像现在的地铁座位。

  这样的座位上下班高峰时,够坐吗?老庞笑着摇了摇头,“总共能坐20人,但都坐不满,那时候坐车的都是有钱人,招手即停,趟数也不固定,根据生意的好差来定。”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民生 c0002 四种车模,每个细节都很到位 2012-11-08 钱江晚报2012-11-0800008 2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