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中国梦

公共服务均等化
迁徙不再沉重

  1、附着于户口的种种福利和权利的差距逐渐缩小

  我们的户籍制度因为附着了种种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而多遭诟病。未来十年,情况如何?

  浙江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阮文广说,从户籍制度本身来说,趋势肯定是变得越来越“单纯”,城乡一体化,没有“农”与“非农”之分。

  这种逐渐单纯的趋势近年来在浙江已经初步显现,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字之差的背后是外来务工人员和浙江人享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同城待遇。

  经济发达的浙江往往是先行者,浙江经验昭示着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上升,公共财政能做出更多的承载,附着于户口之上的福利和权利的差距势必越来越小。

  2、地区间经济差距变小,远距离迁徙人群变少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社会学家杨建华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化、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深入,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差距肯定逐渐缩小。

  当收入差距缩小、福利待遇逐渐均等、公共产品供给普遍充分时,外出打工就失去了意义。千方百计挤进大城市也未必能得到更优越的生活体验,这一切,都会对大规模迁徙产生影响。

  杨建华预测,接下来的十年,迁移依旧存在,但不再是远距离大规模的迁徙,而是在一个地区,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就近的城市迁移。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将迎来小城镇发展期。

  3、“条件迁徙”创造了新居民

  在未来的十年里,“迁移”将变成公民更为单纯和自由的选择,而并非完全出于生计和福利。

  现代文明社会,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就业和生活的目的地。因此,无论是阮文广还是杨建华都提到,以后的迁徙将是“条件迁徙”,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决定在某地生活或工作,需要在这个地方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和固定居住房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部分“移民”的实质就是“新居民”。


钱江晚报 中国梦 a0008 公共服务均等化
迁徙不再沉重
2012-11-08 钱江晚报2012-11-0800024 2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