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两富路上新风景

国际顶尖的造艇大师
扎根富阳山沟18年

这是浙江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一个缩影;引进“外援”,浙江已有多种政策

  在富阳市高桥镇,有一座群山环抱的工厂,面积不算大,却总能看见讲着各种语言的外国人进进出出,成为山沟沟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这些老外,都是华鹰集团请来的专家。

  20年前,华鹰是一个只有2亩土地的小作坊,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赛艇制造企业,年产各种比赛用艇3000多条,更值得骄傲的是,华鹰制造的赛艇,是雅典、北京、伦敦三届奥运会惟一指定用艇。

  华鹰发生这样的蜕变,聘请外国专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句“不公平”,引来国际造艇大师

  在华鹰的外国专家团队中,核心人物当属前国际赛联器材委员会主席、国际造艇大师、德国人克劳斯,也正是从他开始,华鹰走上了“洋为中用”、飞速发展的道路。

  1994年底,华鹰创始人熊樟友,带着公司制造的赛艇到美国印第安纳州参展,没想到,在展会上被德国同行投诉抄袭设计。作为展会主席,克劳斯来到华鹰的展台进行评判。

  评判的结果是:华鹰侵犯了对方的知识产权,面临撤展处罚和一大笔罚款。

  “知识产权?听都没听说过。”熊樟友当即对克劳斯说,“这样判不公平!”

  熊樟友讲了两个理由:首先,当时中国赛艇制造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知识产权的认识,华鹰是无心犯错;其次,克劳斯作为国际造艇大师,却只把科研成果给西方发达国家。

  克劳斯当场“喊冤”。事实上,克劳斯是一个非常具有“传教士”精神的大师,一直希望将赛艇制造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但在印度、越南等国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让克劳斯心灰意冷。

  熊樟友听完,当即向克劳斯发出邀请,希望他做华鹰的技术指导。

第一次见面,6条生产线砍掉5条

  三个月后的1995年初,克劳斯真的来到了富阳。

  此时的华鹰,仍是作坊式的工厂,设备、技术、环境极其简陋,克劳斯参观完华鹰的六条生产线后,对熊樟友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砍掉其中5条。

  虽然这5条生产线投入了几百万建造,熊樟友还是一口答应了。

  也许是为了试探熊樟友的决心,当天下午4点,克劳斯又拿出一张图纸,希望在24小时后看到模型。第二天早上9点,熊樟友把克劳斯带到办公室,模型已摆在了办公桌上——这是熊樟友和工人们通宵赶出来的。

  华鹰的诚意打动了克劳斯,当即承诺要帮助华鹰打造世界最先进的赛艇。从此,克劳斯每年都会到华鹰指导,每次都会呆上几个月,一干就是18年。

  卸任国际赛联器材委员会主席后,克劳斯干脆当起了华鹰的赛艇技术总监,对华鹰赛艇奠定国际霸主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洋为中用”,研发部门一半是外国人

  赛艇是高科技产业,对船身的自重严格到以克为单位,其中,如何提高赛艇的排水功能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华鹰集团除了聘请克劳斯和他的弟子外,还从美国聘请了几位专家,投入3000万元研发经费,终于在2008年取得成功,这也成为华鹰赛艇连续三届奥运会中标的基石。

  2004年,华鹰又与美国一家有学术机构背景的赛艇制造企业合作,研发出国际领先的赛艇表面涂料技术。

  在赛艇之外,华鹰还将聘请外国专家的思路,运用到了游艇业务上。2008年,他们与国外一家游艇企业合资,作为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方在中国派驻了整个设计和研发团队。

  “比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这种合作帮助我们成长更快,不然,也许在成功之前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华鹰游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晨阳说。

  目前,华鹰集团通过长期聘任和项目聘任,云集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多国专家,赛艇和游艇两个研发部门一共50人,有一半是老外。

高薪加感情,留住外国专家的心

  除了技术上的推动,外国专家也给华鹰带来了态度上的改变。

  赛艇研发部员工邓继鹏告诉记者,这些外国专家也经常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华鹰只支付8小时工钱,其它的时间是自愿的。

  华鹰员工刘志强1998年第一次见到克劳斯时,还是一名技术检验员,他说,这个头发花白的德国老头总是抿着嘴,不苟言笑,制造赛艇的每一道程序他都要管,做不好的手把手教,包括拿工具的姿势都要一一纠正。

  最初合作的时候,克劳斯发现,工人们往往第一次做得很好,慢慢地就松散了,为此,这位大师经常跑到总经理室发脾气,推动华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按关键程度分A、B、C三级,若A级出错,产品直接报废。

  “在克劳斯的眼皮子底下,一个很小的地方做得不到位都不行。”华鹰集团总经理助理熊樟法说。

  在与外国专家的长期合作中,华鹰除了提供不菲的薪资外,也与这些老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邓继鹏说,平时,自己会陪这帮外国专家骑车、爬山,找正宗的西餐厅,遇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还会划着自己设计的皮划艇,到富春江里过过瘾。

  “外国人玩的时候尽兴,工作的时候也很疯狂。”邓继鹏说。

  延伸阅读

从“西湖友谊奖”

到“海鸥计划”

浙江出台多种政策

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今年,华鹰集团的研发中心的设计师艾迪获得了浙江省政府颁发的“西湖友谊奖”。

  “西湖友谊奖”设立于1997年,是省政府为表彰外籍专家在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奉献精神而设立的最高奖项,至今已有469位专家获此殊荣,其中33人经推荐获得国家“友谊奖”。

  2009年,浙江还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

  另外,针对每年在浙江工作时间两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连续3年以上来浙江工作的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2011年,浙江还启动实施了“海鸥计划”,对入选者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省政府科学技术人才奖励,并根据实际需要,为他们提供出入境、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优惠便利。 见习记者 虞珊珊

  本报见习记者 虞珊珊


钱江晚报 两富路上新风景 a0007 国际顶尖的造艇大师
扎根富阳山沟18年
2013-01-09 2825715 2 2013年0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