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2版:人文·文化

文章导航

《红楼梦》研究了无数遍,蔡义江对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很熟稔,不过他认为

这些姑娘当对象,都不合格

  日前,浙江文艺出版社重新出版了蔡义江的《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和《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

  蔡义江这个名字,总是和《红楼梦》联系在一起。其实一开始,他并不是研究红学的。但当他一头扎进那个世界里,就沉浸在这个“梦”中,再也出不来了。

  他说,这是命运的安排,“越深入了解《红楼梦》,越觉得这本巨著很了不起。”直到现在,他还在继续解析《红楼梦》。

  (以下记者简称“记”,蔡义江简称“蔡”)

【结缘】 “最高指示”:《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

  年轻人对《红楼梦》的阅读障碍,主要是里面有很多的诗词曲赋,不是很看得懂。所以我就把文字上最难的诗词曲赋做了些注解。

  记:您是怎么与《红楼梦》结缘的?

  蔡:1954年,我在杭大中文系毕业后留在系里教古典文学,重点讲唐宋文学,主要是唐诗宋词。后来,文革中“工宣队”下令,说“最高指示:《红楼梦》最少要读五遍,要把难懂的注释出来”。

  文革后,我被借调到北京的一个整理《红楼梦》的小组,那之后,就一直研究《红楼梦》了。

  年轻人对《红楼梦》的阅读障碍,主要是里面有很多的诗词曲赋,不是很看得懂。所以我就把文字上最难的诗词曲赋做了些注解。

  我把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通过注解放进去,不仅是就事论事,而是和整部小说联系了起来。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出版后反映很好,还卖到海外。例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威斯康辛等大学,还把此书列为汉文必读参考书。

  后来,我就一直以研究《红楼梦》为主,不过唐诗宋词的研究也没放弃。

  记:是什么推动您在研究红学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

  蔡:这是命运的安排,偶然的机遇。

  调动到北京后,我和其他人一起,创刊了《红楼梦学刊》,创建了中国红学会。越深入了解《红楼梦》,越觉得这本巨著很了不起。

【研究】 小说只能虚构,无法实录生活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许多风趣幽默的语言,而后四十回中,这种风格的语言一句也找不到。所以我认为,后四十回应该不是他的原著。

  记:《红楼梦》研究被称为“红学”,这是怎么来的?

  蔡:“红学”这个名词究竟是谁先提出来的,已是无从考稽了。不过,它大致上起于光绪初年。

  清末民初的书画家李放在《八旗画录·后编》中提到《红楼梦》时说:“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

  记:那“旧红学”和“新红学”之名,又是谁先提出来的呢?

  蔡: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他把胡适、俞平伯以及循着这条路子来的《红楼梦》研究称之为“新红学”,而把在他们之前的《红楼梦》研究称之为“旧红学”。

  记:历史上伟大的著作有很多,但为什么人们对《红楼梦》一直争论不休?

  蔡:这恐怕还得从《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特殊性上说起。我以为有三点原因也许是重要的:

  首先,这是一部以作者熟悉的生活作题材的小说,前所未有。

  其次,《红楼梦》与传统写作截然不同,即鲁迅所谓“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书中众多的人物形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问题,会在我们头脑中纠缠不清,而结论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红楼梦》的争论不休,这也是一个原因。

  第三,曹雪芹的书是一部残稿,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又是引起争论的一大原因。

  评论者虽然可以撇开这个问题不管,但却不能不受到它的影响。人要盖棺论定,小说人物只看一半下结论,有时也会失之片面。

  记:关于《红楼梦》后40回到底是不是曹雪芹著的,学界一直有争议,您持什么观点?

  蔡: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看,富有风趣幽默语言才能的作家并不算太多。《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许多风趣幽默的语言,而后四十回中,这种风格的语言一句也找不到。所以我认为,后四十回应该不是他的原著。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原来是要写繁华梦的,后来写成了良缘梦。

【性情】 当女朋友,一个都不合适

  《红楼梦》中的人物,如果作为对象来挑的话,肯定是一个都不合格,因为没有一个姑娘会料理家务、买菜和烧饭。

  记:作为《红楼梦》的忠实粉丝,您有特别钟情的人物吗?

  蔡:看从哪个角度讲,如果作为对象来挑的话,肯定是一个都不合格,因为没有一个姑娘会料理家务、买菜和烧饭。

  如果从艺术形象来看,我喜欢王熙凤,因为写得特别生动。贾母也很喜欢,喜欢她的语言和人物塑造。

  性格上我比较喜欢史湘云,因为她比较豪放,像李太白、欧阳修。

  林黛玉写的很真实,她在那个社会情况下是很美的。当下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喜欢这个类型的姑娘,但我们一定要顾及到那个时候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的普遍审美观。

  林黛玉对感情是非常专一的,也非常坦诚和真实,这些是很令人感动的。

  记:那对于贾宝玉呢?你怎么看?

  蔡:贾宝玉的艺术形象,是曹雪芹很大的一个创造,就如脂砚斋讲的:“贾宝玉这个人物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也从来没有在古今小说书里读到过的,但这个人物当我眼睛一闭就出现了。”

  这个人物非常形象,有些特点只有他一个人才有。

  但是贾宝玉有些东西是被艺术夸大的,有些形象和曹雪芹自己的遭遇和想法有很大关系。

  比如说,曹雪芹从小就断绝了科举这条路,因为他父亲是钦犯,所以他不能应试。这使得他一方面感到自己被别人看不起,又惭愧又悔恨,但同时他自恃又很高。而且他看了很多书,后来自然而然对科举和仕途这条路就深恶痛绝了。

  贾宝玉对《四书五经》的反感,是曹雪芹自己的感觉。贾宝玉这个形象的艺术价值是很大的,但对他有很深研究的文章却不是很多。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实习生 冯紫青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c0002 这些姑娘当对象,都不合格 2013-03-22 钱江晚报2013-03-2200009;钱江晚报2013-03-2200011;钱江晚报2013-03-2200012;钱江晚报2013-03-2200013;钱江晚报2013-03-2200014;钱江晚报2013-03-2200015;钱江晚报2013-03-2200016;钱江晚报2013-03-2200010 2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