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中5次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
鲍鹏山: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人
从大成至圣的先师孔子,讲到中华伟丈夫孟子;从冷酷隽永的老子,讲到物质贫穷换来精神自由的庄子。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先生,六年5次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
“真的很惊喜,看到浙江人文大讲堂的生命力如此旺盛。”火爆的现场,让鲍鹏山教授由衷感叹,他说:“大讲堂之所以深受浙江听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始终围绕善和美的核心价值,传播正气,这正是时下人们需要的。”
昨天的讲坛上,鲍鹏山教授讲课风格依旧倜傥淋漓:没有文稿,一气呵成,妙语连连。他此次讲授的话题,从诸子百家,转到了中国人的道德与人格。
他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危机,是道德危机。
记者:您选择中国人的道德与人格这个题目,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鲍鹏山:人家说,现在北京人推开窗子,就能吸到免费香烟;上海人更加“头顶掉馅儿饼”,不费吹灰之力就有免费排骨汤喝。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中国人倍感自豪,老百姓的自信心也日益膨胀。但是这么自信的年代,却有一个让人非常沮丧的事实,中国人对自己今天的精神文明、道德水平状态,可以说毫无自信可言。
去年我和朋友去新西兰。有一个快要当爸爸的小年轻,跑遍全岛四、五家大型超市,买了整整45公斤新西兰奶粉,连拖带背弄回国。中国人有钱了,强大了,但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想给孩子买点奶粉,却要千里迢迢转两趟飞机去买回国,我感到深深的屈辱。
记者:有人说“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是这样吗?
鲍鹏山:在这个社会,现在的确有人认为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为非作歹也未必有报应,所以要求大家做好人,不是讲讲就能做到的。
类似问题也是科学家解决不了的,因为科学只认事实,但是道德的问题,需要从价值层面来解答,才会有答案;人文学者的职业道德不是只讲真相,而是维护价值。孟子认为,人性善。可以问答为什么要做好人这个问题了。因为你是人,人本来就是善的,你做好人就是做人。不做好人,那你就是做禽兽了!
本报通讯员 张雨佳
本报记者 章咪佳
注:鲍鹏山此讲全部内容,本报将于下周刊登,敬请大家关注。 《浙江人文大讲堂第八辑》一书,将于4月在各大书店上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