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就是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涉企案件剧增 能动司法助力
嘉兴各级法院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多方合力联手扶持企业、妥善化解涉企纷争,推动嘉兴经济转型升级
杨晓伟 田舍郎/文 小山/图
杨晓伟 田舍郎/文 小山/图
2012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4661件,办结73720件 ,同比分别上升15.2%和16.5%。其中,涉企案件剧增,共受理涉企案件21355件,审结20781件,同比上升分别高达26.1%和27%,结案标的额101.1亿元,同比增长96.8%。
今年一季度,受理涉企案件5140件,办结4107件,结案标的额20.45亿元。面对快速增长的涉企案件,全市法院工作者不是简单把案件停留在审案、判案阶段,而是更多的把工作进行延伸,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提前介入、案件专办、统筹协调
科学迎战“诉讼高峰”
面对涉企案件前所未有的“诉讼高峰”,全市法院主动出击,纷纷到辖区企业走访、调研,掌握情况。嘉兴中级法院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项调研报告并提出应对建议,推动了全市涉企维稳领导机制和相关纠纷防范处置机制的建立。中院还制定并由嘉兴市委政法委转发《关于依法妥善处理涉企纠纷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处理涉企纠纷应当遵循“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协作”、“坚持因案制宜、区别对待”、“坚持依法、有序、可控”等三项工作原则,指导全市法院依法妥善处置涉企案件。
案件办理中,全市法院严格把握因案制宜、区别对待的差异化处置原则,普遍建立起了提前介入、案件专办、统筹协调等工作机制。在涉企案件立案受理阶段,即将具有企业主“跑路”、企业停工等严重情形的涉诉企业归入可能产生债务危机的企业之列,作为差异化司法处置的重点对象。案件审理前,对企业开展调查摸底,通过统计分析、调取报表、听取意见等方式科学判断涉诉企业有无挽救的希望和必要,作为进行司法处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指定一个庭室审理同一企业相关的诉讼案件,或是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建立专案组,最大程度确保案件处置方式、时间、效率的统一。具体办案过程中,综合运用维持宽缓的财产保全措施、追加财产保全措施、形成多方合力联手扶持企业、引导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等手段,妥善化解涉企纷争。
法院兼职“老娘舅”
企业言和获重生
普虹公司是一家从事多晶硅生产的光伏企业,有普罗公司等4个股东。前几年,由于多晶硅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普虹公司严重亏损,4个股东约定由普罗公司回收其向普虹公司出售的生产设备,并支付相应的回收款。后因普罗公司未按约回收设备,眼看经营状况日益不佳的普虹公司便诉至法院,要求普罗公司支付货款。案件审理过程中,嘉兴中级法院了解到,普虹公司股东之间矛盾较大,对企业前景普遍感到悲观,但股东之一的普罗公司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意识到企业或许尚有“一线生机”,法院为此做普罗公司的工作,希望其能收购普虹公司。同时,与其他股东沟通,希望不要解散企业,而是将股权转让给有经营意向的普罗公司。经过反复沟通,普罗公司与2名股东达成了股权转让意向,另一名股东则愿意继续持股。乘此良机,法院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就公司股权转让价格、支付方式等问题达成一致,企业获得了重新发展的机会,股东之间也化解了积怨,握手言和。
同时,在法院的努力下,浙江明效丰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关联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华洋建设、亿达生物、天一集团、协成硅业等大型企业关停引发的系列案件以及桐乡“香港城”、“四季汇”等一系列重大涉企案件均得到了妥善处理。
法院“挖空心思”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嘉兴中级法院在与市工商联联动形成的民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基础上,开展“法官进商会”、“法官走进食品工业协会”等系列活动,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发放法院制作的《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法律提示三十条》,就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常见和最可能遇到的合同订立、合同履行、企业治理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醒。
各基层法院也纷纷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司法服务模式。海盐法院主动联系县工商联,每月10日深入县重点企业,征询司法需求。南湖法院与区工商联建立了小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设立涉企纠纷协调机构、举办普法活动、定期调查研究等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秀洲、嘉善、平湖、海宁、桐乡等法院纷纷到本地企业进行走访调查,解答企业法律问题。去年全市法院共走访企业300余家,印发《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提示三十条》等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