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你会如何过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清明寒食时。下周四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以前大家过清明节,好像只有“扫墓”这一个主题内容。现在,“清明节”赋予的含义大大地丰富了。
清明祭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当今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清明祭扫俨然成了大家聚会的一个理由。活动不仅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28岁的陈女士是萧山某摄影工作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她说:“小时候都是和爷爷奶奶,堂哥堂姐们住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非常热闹。现在分开了,清明节实际上又是一个大聚会,扫过墓之后大家在一起吃个饭。对先人的缅怀,对后人也是一种教化,大家都应该团结起来和和睦睦。”
今年65岁的王先生是萧山区乡镇里的老干部了,笔者遇到他时,他正商量着清明节和他的王姓后人一起去祭祖。大家还相约那一天一起去植树。
朱先生则认为,清明应该成为更强调精神上追思怀念的时节。他说:“现在的清明烧祭,从传统的烧纸钱发展到烧纸汽车、纸房子、纸小姐,甚至还有烧纸iPhone、纸iPad的。充分暴露了这些人的荒唐和愚昧,还有对精神世界的空前乏味。其实,趁着清明,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共同回忆一下逝者的音容,回忆一下家庭、家族成长的历程,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清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可以进一步加深。”
有人说,很多现代的快乐让人羡慕,但是很多现代的欢乐又缺少诗意。白居易有诗,“逢春不游乐, 但恐是痴人”。迎春游乐以顺阳气,这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我们应更好地传承踏青、插柳等民俗,进一步丰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去挖挖野菜、放放风筝、赏景看花,农村嫩绿的柳枝、金色的油菜花、绿色的麦苗、潺潺的流水、嘎嘎的蛙鸣,陶冶于其间,如诗如画。 陈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