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时评·个论

人心流失,甚于贷款损失

  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北深州信用联社的一份涉嫌造假的“内部机密文件”外泄,暴露出金融机构不为人知的一面,让人不能不对金融机构的诚信打上一个问号。

  这份“内部机密文件”,是一份不良贷款核销清单,共有58人的贷款被核销,涉及该联社下辖的唐奉、兵曹、魏家桥三家信用社,涉及贷款250多万元。这份清单的蹊跷之处是,这58人中,43人的贷款以“死亡”为由核销,15人的贷款以“失踪”为由核销。但记者在发稿前已调查证实,其中13名“死者”和6名“失踪者”均健在——存在以假死亡、假失踪来核销贷款的事实。

  记者采访发现,在核销清单中,公职人员和村干部比例很高,有乡镇干部、深州市法院工作人员、村干部及其家属等。“被死亡”的有深州市副市长魏志春,深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崔朋等。“被失踪”的唐奉镇刁马庄村民刁二纯与刁红灿夫妇各自的父亲,分别是前任和现任村书记;另一“失踪”村民唐奉镇东蒲疃村葛建波现在是村委委员。

  死亡是假的,那么什么是真的?事关贷款,当然利益才是真的。那么,什么人能从假死亡中获利呢?最明显的获利者,是这些贷款人。虽然从理论上说,核销后“账销案存”,信用社与贷款人间的法律借贷关系还存在,一旦“贷款人”具备了还款能力,还会积极追讨。但据报道,知情人称,这份核销清单上的大多数都有偿还能力,其中有的位高权重难追讨,甚至有的有抵押物也被核销,从而逃避债务。深州信用联社一位匿名人士说,不核销的都不好收回来,何况核销的。

  有一个疑问尚待解答:谁是“假死亡”第一推手?贷款人的嫌疑很大,但信用社的嫌疑也不能排除。金融机构有一个考核指标,即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在整个贷款余额中所占比例。不良贷款率过高,将影响金融单位在各种考核中的成绩和排名,包括行长、信用社主任的个人考核。因此,不能排除是信用社方面为降低不良贷款率而主动实施“假死亡核销”。金融机构有专门的资金用于核销不良贷款,也就是说,信用社用国家的钱去填了窟窿,换个人业绩。

  用假死亡核销贷款,需要假的死亡证明。信用联社监事长田立权称,清单中因“死亡”和“失踪”核销的,信用社都提供了死亡证明、失踪证明等相应材料。唐奉、兵曹两信用社主任都坚称,这些证明是由深州公安部门出具。而有关派出所的户籍民警都称从未经手过这些人的死亡或失踪证明;如果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后,户籍系统会自动注销户籍,而现在这些“活死人”的户口并未注销。但是,既然“房姐”、“房叔”等人可以做到“一人多户”,只要有足够的驱动力,“人死户存”在技术上也不应有难度。

  信用社和派出所,至少有一方说了假话;也有可能两家都说了假话。但是,不管最后查清是哪一种实情,但有一点是真的,假死亡、假核销让人们心生怀疑:信用社还有没有信用?还有多少公安机关在乎公信力?

  “这个贷款核销信息是我们的内部机密文件,泄露出去是我们最大的失误”——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主任梁凤信的话表明,一些金融机构已经视诚信等职业操守为弃履。

  比起一般企业和个人来,国家机关和金融企业不讲诚信,更能摧毁人们对社会的信心。人心的流失,是比钱财受损更严重、更难以挽回的损失。当局者不可不慎,不可不惧。


钱江晚报 时评·个论 a0016 人心流失,甚于贷款损失 2013-04-09 2977335 2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