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人文·文化

文章导航

湖中天地——林海钟中国画展香港开幕

这样的古意西湖,好久不见

  本报记者 林梢青 实习生 付玉婷

  作为杭州最知名的中青年画家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林海钟的辨识度很高——就像从他的画儿中走出来的布衣小人儿,他麻衣布衫、悠然散淡,配上他古意盎然的山水画,就是两个字:“沉静”。

  最近,他受邀带着40多件西湖主题新作来到香港城市大学涛声艺廊展出。开幕式上,取元明诗人凌云翰“家住钱塘西子湖,钓竿几度拂珊瑚”的诗意,他与笛箫演奏家杜如松现场来了一场音画对话,让所有观众翩然入画。

  而由南宋夏圭名作、林海钟山水与杜如松笛乐共同完成的多媒体动画《渔笛清幽》,也在画展中发布。我们将其制作成二维码,读者也可以一起感受到诗情画意的西湖之美。

渔笛清幽 文人雅集

  展览被命名为“湖中天地”,说的自然是西湖山水。40多件新作,多以西湖为主题。而开幕式,也是一次很“西湖”的雅集。

  在著名笛箫演奏家杜如松演奏的《渔笛清幽》和《扁舟载月》映衬下,林海钟笔下流淌出湖光山色,让习惯了快节奏的香港观众翩然入画。

  这其中的《渔笛清幽》,是杜如松专门为展览所作。其名取自南宋山水画家夏圭12段山水长卷中的一段,该长卷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纳尔逊博物馆,仅存“遥山书雁”、“烟村归渡”、“渔笛清幽”、“烟堤晚泊”四段。

  夏圭是杭州人,他的画皆取意西湖。去年林海钟与杜如松在博物馆看画时,“渔笛清幽”中的一位吹笛者形象打动了林海钟,当下俩人便约定,以此题,一人作曲,一人画画。

  而笛声与绘画还共同组成一部优美诗意的多媒体动画片,在悠悠笛声中,湖光山色轻轻摇摇,西湖与杭州的美好随之荡漾,恰好合了展览“畅游雅集于此湖山之中”的主题。

漫画西湖 古意生活

  静谧的笔触,悠远的笛声,听起来似乎遥远,但对林海钟而言,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林海钟很爱西湖,这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一笔一划中。

  前几年,林海钟带着自己的学生耗费大量心血共同完成了灵隐寺济公殿壁画。而这些年,在画过那么多山水之后,他开始回过头来,在西湖里越走越深。

  而他本人也越来越像从他的画儿中走出来的布衣小人儿,习惯穿麻衣布衫,说话做事悠然散淡。现代化写字楼里的画室,被他用大量木材石料构建成一个清透雅致的中式空间,透过素纸窗棂,遥遥地便能望见西湖山水。常有世界各地的客人闻名而来,在推门一刻的穿越感中,久久无法回神。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任郑培凯教授,便是在来杭讲学中,被林海钟的画与人触动,遂促成了此次画展。

  “我和好朋友们现在还常常聚会,写写诗文,没有因为现代科技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林海钟也不打算在画中描绘“都市山水”,因为那太烦躁。他希望自己的绘画能令现代人在快节奏里喘口气儿,安静地畅游雅集于湖光山色之中,从传统山水画中拾回生活本意。

  他常步行在湖边,细细拍下张张古迹照片,或是画图记录,将一切了然于胸,说起西湖种种,活像一本西湖字典。

  他花费多年,到全世界各大博物馆,一头扎进茫茫南宋古画,体察西湖山水的细微变化。去年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地库看到16米长的《西湖清趣图》,南宋时期的西湖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被他一帧帧拍下,回国合成影印为手卷,视为珍宝。

  “西湖的营造在南宋时期登峰造极。”今天大家称赞的日本京都、奈良古建筑,其风格根源也来自南宋杭州,有图为证。”西湖在林海钟心里已成为一方天地,无论是平静如镜、咆哮怒吼,还是微风天的涟漪泛泛,西湖所带来的遐思,都是触动他绘画的无限灵感,“都以为西湖是妩媚的,但西湖也是雄浑的。台风天的时候,湖上灰蒙蒙看不到天际,水从这边一直刮到那边,雄浑咆哮。如此多面的西湖,足以一个画家穷尽一生去表达。”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a0011 这样的古意西湖,好久不见 2013-04-14 2985368 2 2013年04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