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x0007版:萧山生活

文章导航

通惠老年病医院:

老年病人温馨的家园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人的数量剧增,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子女们在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生病的老人,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老年病医院的出现,无疑给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位于萧山通惠北路778号的萧山通惠老年病医院是以广大老年患者为服务对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日前,笔者走进该医院,去看看那里的老人是怎样生活的。

当初不愿来,现在不肯走

  提起老年病医院,也许大家还有点陌生。萧山通惠老年病医院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以广大老年患者为服务对象的,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院专业的诊疗设备,设施齐全的病房,认真贴心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优质、温馨、安全的护理平台。

  我们首先走进了二楼的活动室。老人们正聚在这里,打牌,下棋,看报,搓麻将,锻炼手指,其乐融融。

  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开始是很排斥来老年病医院的。94岁高龄的王爷爷患有多种慢性病,全身浮肿,行动不便。子女们为他请了保姆,但保姆只会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却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让王爷爷的身体渐渐康复起来。所以,子女们把他送到这里来了。他告诉笔者:“我刚到这里来的时候,不是很喜欢。现在,我在这里住了七个多月了。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护士、护工对我都很关心,把我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叫我爷爷,我觉得非常亲切。他们不是把我当病人,是当亲人。”

  王爷爷的大女儿说:“我老爸刚进来的时候身体不好,让他老人家一个人呆在家里,我们很不放心,让他跟我们住,但他习惯了一个人住。所以,我就建议他住到这里来。刚开始他不习惯,不想住在这里。现在我们问他,你还走么,他说不想走了,这里挺好的。”

  院长何水文告诉笔者,老人是全托在我们这里的。离开了亲人,很多老人刚开始都会有一种孤独感、寂寞感。我们医院不仅仅是要延续大医院的一些综合性治疗,更要以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去跟老年人做好心里沟通,让老年人真正体会到一种归属感,一种安全感,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就像在自己的亲人身边一样。老人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也会时刻去关注他,满足他提出的要求和需求,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家的感觉。

对待老人,就像亲人一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们以前在家时候,不缺吃,不缺穿,但就是孩子们天天工作忙,有时候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所以老人们是孤独的。同时,不少老年人都患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疾病,需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照顾。通惠老年病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从老人住进医院那天起,就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精神上用心去关怀和呵护他们,同时以精湛的医术,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502病房的朱阿姨手术后腿脚不便,大小便不方便。照顾她的护工刘阿姨,为此想了很多方法,减轻她的痛苦。这让朱阿姨十分感动。她说:“朱阿姨想了好多的办法,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不怕脏,我从内心感谢她。我还非常非常感谢院长、贾主任和两个护士长,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地对我。”

  203病房是整个医院最特殊的一个病房。这里住着三位老人,一位失智,两位偏瘫。护工黄阿姨的工作量也是所有护工中最大的,经常是刚给这个老人喂完饭,那个老人又尿床了,有时候甚至需要整夜护理。而爱,往往是相互的,黄阿姨敬老、爱老、孝老的认真工作态度,得到了老人家属的一致认可,黄阿姨生病时,他们还特地过来问候,给她送营养品、水果等。

  何院长说,这里的老人不少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的脾气就像孩子,时喜时怒,作息时间颠倒,晚上不睡白天睡。我们的护工任劳任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心尽责照顾他们。

  在通惠医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上善若水”。四个大字线条圆润、柔美,印证着全体医护人员服务老人的至诚、至善、至仁的心。中国人一直向往着一种“老有所养”的美好社会构想。而萧山通惠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正是在实践着这一理念,他们用真心和老人去交流,也用真心去付出,努力让每一个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他们晚年生活如晚霞般美好。


钱江晚报 萧山生活 x0007 老年病人温馨的家园 2013-04-27 钱江晚报2013-04-2700007;钱江晚报2013-04-2700009;钱江晚报2013-04-2700010 2 2013年04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