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1版:全民阅读

文章导航

老乡马一浮

生于130年前的一个儒学家的故事

  众安桥延定巷,繁华杭州城的一条颇不起眼的陋巷。近百年之前,却是杭州文化界泰斗们心向往之的一个去处。

  因为在此地,被丰子恺敬为“今世的颜子”马一浮,隐居了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对杭州人而言,他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乡”。

  4月23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的“马一浮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学研讨会”,让这位故去46载、银髯飘飘的“新儒学”宗师的面孔,在我们眼前再度浮现。

  少时,马一浮与绍兴同乡马君武、马叙伦游,风华正茂,“各自负以天下为任”。然而不久,马一浮便自匿陋巷,终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

  从1912年民国初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马一浮始终身居杭州陋巷,孑然一身,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

  1912年,蔡元培慕名发来聘书,邀马一浮任教育部秘书长。到北京不到半月,他便回来了,“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回西湖”。

  还在当音乐美术老师的李叔同,常常带着丰子恺,到延定巷听马一浮讲哲学和佛学。不知道这潜移默化是否在触动着李叔同,1918年李叔同选择了出家。于是,世界上多了一位弘一法师。

  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到此三顾茅庐。每次,他都得到同样的答复:“我不到你这个浙大去,谁要向我请教,必须到我家里来。”这个马一浮,是不是比诸葛孔明还大牌?

  同样在各自领域贵为一代宗师,竺可桢积极入世,而马一浮在世人眼里,却如是这般遁世。

  1939年夏,半壁江山已然沦陷。耿直、孤傲,向来拒绝出斋的马一浮,这回却打破“平生杜门”的守则,在四川乐山创建了“复性书院”,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国难当头的抗战,成为马一浮一生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

  “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除了一堂堂国学课,马一浮还完成了《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卷》等集传统国学之大成的著作。

  抗战胜利后,马一浮又回到杭城陋巷,重新隐居林下,选刻古书。

  马一浮不标新立异,不自构体系,始终只是默默地潜心体究宋明理学。事实上,他忠诚于传统、对儒家文化所做的深刻研究和体验,正是在多灾多难的20世纪,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延续着一缕文脉。

  而他匿居陋巷、不求闻达的行为本身,恰恰是在躬自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为人精神。极少称许他人的熊十力,却说出了一句“马先生道高识远”。

  马一浮最核心的学问,就是“复性”二字——恢复人的本性。

  世上的每个人,无论高低贵贱,都有本然之善。我们应该“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

  个人欲望,私人财富,在发达国家是借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当下的中国,却成为种种乱相之源。名利熏染、不择手段、诚信缺失,人们都在自己臆想的“丛林社会”中焦虑并纠结着,内心的庄严与敬畏,近乎丧失。

  孔孟的“克己复礼”,马一浮的“复性”,在此时此地,不啻为洪钟大吕。

  站在今日喧嚣的杭州,回望故去不到半个世纪的老乡马一浮,我们能够悟到很多很多。

  D1-D3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 d0001 老乡马一浮 2013-04-28 3005136 2 2013年04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