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8版:读书

文章导航

  纸上行

  @徐淑卿:有些书,也许小众,也许作者知名度不高,即使主打,也是流速较慢,但反而是这些书,像最近很喜欢的小说《上面很安静》,每次看到店里少了一些,就很安慰。“只有畅销书的书店不是好书店”现在更明白这句话了。

  @三联书店李昕:《周易》是李零在《论语》、《老子》、《孙子》之后,详细解读的第四部最重要的传世典籍。以上四部书,合称为“我们的经典”。本书对《周易》经传中蕴含的阴阳对立、五行循环的自然哲学,有独到的阐述。

  @曹元勇:法兰西经典之《新十日谈》,路易十一组织文人、主持创作,100个反禁欲的新鲜故事,构成法国中世纪文学中最有生气、最有价值的部分。这部书是法国短篇小说的重要源头,也是巴尔扎克创作《都兰趣话》的范本之一。

  @阿花的伊萨卡岛:《人性的污秽》里有大段对美国学术界的讽刺,这几个月认识了一些美国教授,听过他们的吐槽后再重读更觉得有趣。想到刘瑜老师说过美国的学术论文大都是“精致的平庸”,当然中国的连那个定语都没有。

  @旺是旺爷的旺之读书行路:读完《扫起落叶好过冬》,人的短暂一生,所见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苦难,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人要读史学史。

  @奔向奔三:这几天在看一本书,《出梁庄记》,一读就舍不得放下。农民进城,城市繁华,农村凋敝。新生代农民大部分不会干农活,想在城市扎根,但又发现城市是他乡。我自己就是个农民,侥幸上了大学来到了城市,可谓出梁庄,打着一份外人看起来不错的工。“进城农民”,这么大的群体,又有多少人走进他们内心来书写呢?

  @阅食小景:有多久没有读诗?有多久没见过活着的野生诗人?可以去看看《命令我沉默》,去围观围观沈浩波。想象中的诗人是一袭白袍,酒不离口,剑不离手;但诗人就是诗人,他又不会飞……

  @止庵:开始重读格林的《一支出卖的枪》,这么开头:“莱文并不把谋杀当作一回事。他只不过在做一项新工作。干起来需要小心,得用脑子。杀人与仇恨无关。……”上次读已是三十年前。因为曾向朋友推荐黑色小说,想起这本来。

  @萧三郎:《群书治要》一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命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借鉴与警示的匡政巨著。

  @藏书家谢其章:1932年11月25日,鲁迅日记云被窃去“二元余”。鲁迅检讨自己“盖我久不惯于围巾手套等,万分臃腫,举止木然,故贼一望而知为乡下佬也。”被偷了钱不去痛恨小偷却检讨自己“臃腫木然”,鲁迅宽于待人严于责己之风格足为世范!

  影像记

  @不靠谱:看了《致青春》,很喜欢,发了希望其票房能过十亿的微博,被攻之为高级黑。《新编辑部故事》微博差评如潮,昨晚看了开篇几集,觉得并没有微博上说的那么不堪,我看得还是很欢乐。影视口碑总是从个体体验出发,不用上纲上线。很久不见陈好,一直想念她那股骚劲儿,怀念《粉红女郎》。

  @北村:个人认为被低估或被误解(仅我认为)的几部国产片:《赵氏孤儿》、《1942》、《西风烈》、《我们天上见》、《搜索》、《投名状》、《南京!南京!》。

  @陈希我:看日本影视和韩国影视,发现日本影视中的演员特别是女演员很本色,选角色和对镜头,不以漂亮为先。表演上也是,日本人演的是美,韩国人演的是漂亮。

  @音乐人杨海潮:“十年砍柴”推荐的NHK纪录片《黄土高原:漂泊的十八岁》,刚看完,现实坚硬如铁啊。想起我十九岁后的那几年,为了生活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现在回望那段日子,记住的都是一些温暖的片段,但当时真难熬啊。后来我就明白,再艰难的日子也会过去的,哪怕是熬。

  本版文字 通讯员 汪子芳 秦雪 李洋 牛碧玲 本报记者 孙雯 整理


钱江晚报 读书 d0008 2013-04-28 钱江晚报2013-04-2800010 2 2013年04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