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2版:余杭生活

教育孩子不能靠棍棒

  开水烫头、鱼线缝嘴、跪碎玻璃、针扎手指……当这些在小说中看到的酷刑在现实生活中上演,而受虐者与施虐者又是亲子的关系时,你会有何感想?贵州省金沙县石场乡构皮村的11岁女童,饱受被生父虐待长达5年之久的噩梦。最终恶父被绳之于法。

  在整个新闻事件中,有村民说道: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路边自言自语,不时对着走过的路人一阵谩骂。走近一看,小女孩满身伤痕,裸露的头皮没有一块好肉,那场景触目惊心。村民也劝诫过小孩的父母,但都没有效果。最后决定去报案。

为让养女改掉坏毛病 父母捆绑女儿致其死亡

  近日,余杭警方接到区第五医院电话:一女孩因外伤被家属送进医院,生命垂危,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民警调查发现,女儿的死亡为养父母所致。王某夫妇因女儿向同学借钱、对他们撒谎等原因,将其捆绑11楼住房边上的消防通道里,以示“教育”。当晚,准备去松绑时,发现女儿已经昏厥,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现夫妻俩因涉嫌虐待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件经过:

  12岁女孩小羽(化名)在临平读六年级。周五傍晚放学,妈妈陈某去接小羽时,发现小羽和一个同学商量着什么。陈某心想:会不会又在问别人借钱,因为此前小羽常以各种理由向同学、朋友借钱。陈某因为这事已经多次教育女儿,甚至动手打她。陈某随即上去问那个女孩:“姐姐是不是问你借钱了?”女孩答“是的。她向我借了80元。”陈某听后,气不打一处来,拉了女儿回家,又是一通教育。小羽很倔,死活不肯承认自己借过钱。次日,母女因此事争吵。爸爸王某得知后也很生气,据他交代,自己想让女儿彻底改掉撒谎、乱花钱、乱借钱的坏习惯,所以和老婆一起,将女儿绑在了自家门口的消防通道上。因为这个通道相对隐蔽,基本没人走动。

  为达到惩戒目的。父母当天没给女儿吃饭,让她什么时候承认了错误,保证以后改过才给她松绑。小羽就是不低头认错。到了晚上,陈某把两个家教老师请来,给女儿做思想工作。这两名家教是王某夫妇今年3月份特意为小羽聘请的,花了近6000元,目的就是让小羽的成绩能够从班里靠后的排名往前提。在家教一起开导下,最后,小羽哭着答应了以后改正。陈某立即给女儿松绑。哪想到绳子一松开,女儿就晕倒在地。陈某连忙把女儿送到了医院,经医院全力抢救,小羽还是没有醒来。

  在派出所里,王某夫妇告诉民警,小羽是他们在孩子2个月大时从海宁福利院领养的。虽然自己有个儿子现在已经上了大学,但对小羽还是倾入了极大心血。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但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粗暴简单的方法,不仅不能被孩子接受, 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余杭公安提醒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分寸。

  我国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属于自诉案件,告诉才处理,一般采取不告不受理原则,被虐待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别用“表情暴力”虐待孩子

  “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心疼还来不及,谁能忍心虐待自己的孩子?”近日,笔者就虐待儿童的问题随机走访了几位家长。大家表示,现在虐待儿童的情况应该非常少见了。然而,虐待儿童的事件并未根除。

  虐待儿童的范畴有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虐待及性虐待四种,其中以情感虐待和忽视虐待最为常见,却又最不易被发现。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不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还经常有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如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诋毁、嘲讽、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以及其他类型的语言或行为。大家往往以为孩子小不知道什么,其实儿童的情感非常敏感,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强迫小孩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忽视了孩子对玩耍及与同龄人交往的需求,这样也可能导致小孩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这样教育会害了孩子一生

  即便法律尊严得到了维护,孩子受到的心灵伤痕如何抚平、身体之戕如何康复?保护孩子最好的方式显然是事前预防。许多家长虽然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据专家指出以下几种教育方式会毁掉孩子: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当孩子口出污言秽语时,总是讥笑他。这会让他的词汇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孩子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孩子犯了错误直接用暴力解决。物极必反,给孩子造成的阴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以致扭曲。

  5.把孩子随手乱扔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孩子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家长对孩子实施虐待不仅给孩子带去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伤害,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并让年幼的孩子误认为,使用暴力手段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形成一种恶性的“暴力循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当前,一些父母并不认为打孩子就是虐待,以为只有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才算虐待。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动机是为了孩子好,暴力行为便是合理的,甚至有的父母还坚持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主要以打骂为主。

  正确教育孩子需特别注意:1.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这点是很重要的。2.沉着冷静。不论何事都必须沉着冷静,孩子信赖你,要给予安全感。3.理解孩子。父母必须注意观察孩子的心情,不要无视孩子的心情,只按自己的意志让孩子去做,这就不是教育了,是虐待。4.教育孩子也应反省自己。“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父母自身严格要求自己,孩子肯定会以此为榜样。5.全家齐心协力。教育必须是一致的。家庭成员在教育上意见要统一,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夫妇配合尤其重要。还有和老人在一起的家庭,要提高教育效果,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爱和信赖的纽带会紧紧联结着孩子和父母,父母的品质会自然而然的传授给孩子。言传身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钱江晚报 余杭生活 y0002 教育孩子不能靠棍棒 2013-05-31 钱江晚报2013-05-3100009;3045019;钱江晚报2013-05-3100010;钱江晚报2013-05-3100011;钱江晚报2013-05-3100012 2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