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g0003版:淳安生活

追忆我们已逝去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没有iphone,没有ipad,也没有三国杀,但我们拥有最纯真最善良的时光。是的,我们都长大了,当我们回忆童年的快乐,童年已走的很远,很远。然而无论是50后、60后、70后、80后还是90后,每个人的童年,每个童年的夏天,都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不曾改变。

  60后:

  随风摇曳,童年很远很长

  “我小时候吃的棒冰,真的是一根棒子串着一块冰,还吃过百家饭。一直觉得,无论什么年代,物质生活的富足与否,均不能当做衡量快乐或是不快乐的唯一标准。”1961年出生的方先生说。60后的童年小时候没有零食的概念,偶尔能吃到的五香花生、水果糖等也是过年过节的特殊供应。“我们小时候所谓的零食可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触手可得的野菜野果,去山上‘偷’人家种的玉米、蚕豆,拿回家炒玉米炒豆子,嘎嘣脆的。”说起童年,生于1964年来自威坪的唐先生一下子打开了话题,“我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去小溪里抓鱼。”唐先生把他童年的每个游戏都称为“最”,那些与零食、游戏有关的记忆,早已与他们的童年时光深深地融合在一起。

  物质匮乏,精神生活的满足不过是一册小人书。尽管60后的童年岁月如此简单,却一点也不单调;他们的童年生活虽然贫瘠,却充满了更多的乐趣。正如一位60后作家所言,“我们的故事很多,我们的童年很长。”

  70后:

  岁月如歌,童年痛并快乐

  借用郭敬明的一句话形容70后的童年:童年缩成一粒沙子,陷在我的眼睛里面,逼迫我不停地流泪。明明就在眼前却看不到,明明已随时间走得很远,但疼痛感却异常清晰犹如切肤。70后的童年尚处于经济限制时期,但也出现了很多零食,不过现在大部分已经绝迹。

  “酸梅粉里面有一个小勺子,每包勺子的颜色还不同,每次拆都很期待,1毛钱1包,味道至今还非常怀念。”1978年的向女士说。“小时候,只要听到院子门口传来“嘣”的一声,就知道做爆米花的老爷爷来了,家家孩子都急不可待地捧着大米兴冲冲赶过去。声音很响,但大家都会高兴地捂着耳朵。现在的爆米花没有以前的香了。”生于1975年的张女士笑着说。

  70后的童年有很多经典游戏:老鹰抓小鸡、跳皮筋、扔沙包、翻花绳、拍香烟牌、做弹弓、抓知了、滚铁环等。属滚铁环最为经典,又叫做推铁圈,男孩女孩都爱,手捏顶头是V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

  80后:

  青春尚在,童年花开寂寞

  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80后多属独生子女,少了兄弟姐妹的童年免不了多了分寂寞,但80后的孩子是幸福快乐的,可以一边嚼着零食一边玩儿游戏。老鼠屎、桔子汽水、无花果、大白兔、喔喔、佳佳奶糖、棉花糖、果单皮、麦丽素、小浣熊干脆面、咪咪虾条……多得数也数不清。“听见远处传来敲打的声音,我就知道麦芽糖爷爷来了,那时可以用破鞋子换糖,有时候来不及,直接拎着爸爸的新鞋子去换,当然吃完糖的时候免不了一顿屁股揍。”80后小言陷入回忆中。

  “我们男孩子喜欢去稻田里抓青蛙。”1984年出生的千岛湖人汪先生很兴奋。80后的孩子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小霸王学习机、摸瞎子、跳房子、吹肥皂泡、摔皮卡、弹溜溜球、挑游戏棒、叠纸飞机……那时的天空晴朗而纯净。

  90后:

  记忆犹新,童年不非主流

  时光荏苒,90后童年的记忆或许就在眼前,却终究还是抓不住了。“我们的童年充实很多,却也比60后、70后、80后枯燥很多。”这是1997年出生的小峰发出的感慨。90后的童年零食大多都在小卖部或超市里购买,玩具大部分也是购买的。

  “我小时候常玩呼啦圈,是爸爸用皮水管做的,一次可以转1000多圈不掉下来呢。”大四的小向乐滋滋地说。打街机、抽陀螺、养电子宠物、搭积木、折东南西北、过家家等,90后也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常常被贴上非主流标签的90后,经济条件好了,吃的玩的东西多了,但他们的童年和每个年代孩子的童年都一样,纯真、简单,一点儿也不非主流。

  笔者感言:恍惚间我闻到了童年夏天空气中水泥路的灰尘味道,还有田野里的青草香,仿佛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光脚奔跑、气焰嚣张。


钱江晚报 淳安生活 g0003 追忆我们已逝去的童年 2013-05-31 3043711 2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