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6版:建德生活

记忆中的水乡故园

  退休后,我回到了故乡,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好多好多往事。我的家乡,在那风景秀丽的新安江畔。那是一个独特的小村落,村里住着五六十户人家,两百来号人。主要是汪、方两姓,还有姓徐、金、洪、游的。他们勤劳、朴实、勇敢、自强,世世代代在那里繁衍生息……

  村的东南面,是个很深的大坞,当地人称山河源。里面有江河、山河、横路、外龙四个行政村,共十八个自然村,三千多人口。那里有一条从兰溪通向洋溪至严州的官路(当官人的轿经过的路),途中要经过两座石拱桥(据说过此二桥时,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在两座桥之间,有一个盘龙殿(旧时供奉神佛的地方),解放初,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读书问题,村里把盘龙殿里的菩萨并入石岭庵。在盘龙殿办起了一所小学,那就是我童年的母校。前几年因做高速公路,盘龙殿也已拆除。

  从学校到我家有三里路,之间有个砖木结构的凉亭,据说清朝时,是洋溪有个姓邵的乡绅建的。当时建凉亭、修桥铺路,都是修行的好事,邵先生为方便过往行人在那里休息、乘凉,还让家人在凉亭里挂上新草鞋,让路人免费使用,只可惜那座凉亭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我家所住的自然村,自古以来就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大批的木材及农用物资都在此处装卸吞吐,是为水陆交通要隘,故称山河埠。村的东南面有一座三、五十米高,约四公里长的青山,远看很像一条长龙,龙头起山河埠桥头,龙尾至江村埠(如今的建德大桥头)。一眼望去,越看越像舞龙灯的形状,活灵活现,十分壮观。若你登上山顶,如同人骑在龙身上,龙在飞快地奔腾,那种感觉,真让你心旷神怡!俯视西南面山脚,只见清清的新安江水,微波粼粼,犹如龙在水上游;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使你感到神清气爽;向西面的江对岸眺望,新安江城全貌尽收眼底;再俯视东北面山脚下,又有一条小河,依着龙的走势,经村前注入新安江,整条龙就夹在两条河之间。那里,有一处久旱不干的泉水,味道甘甜可口。经有关部门检验,专家说:“在建德,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水”,真是美妙极了。村后北面的一座青山,特像一只老虎卧着。

  山背后就是洋安村了,据载:洋安村原称杨安村,系宋朝宋宁宗、杨皇后兄(国舅)杨次山子孙居地。据传,国舅来此避难,杨姓在此安居乐业。因“杨”与“洋”同音,日久便将杨安写成了洋安。

  早在一九五八年,当时我才十来岁。那时,新安江水电站正在忙碌地建设中,从洋富潭一直到小洋坞口一带,是个旷阔的大沙洲,沙洲上、河滩上、江面上均有许许多多挖沙机,白天黑夜不停地挖沙,只听得咯隆隆…咯隆隆…响个不停。只见江面上,许多装运沙石料的轮船沿边,紧扣着象汽船一样大的仓船。船仓里装满沙石料,接连二三地,来回于此地和新安江大坝之间;沙洲上一平排,建有六条公路和两条小铁路。只见很多挖机,把挖起来的沙倒入翻斗小汽车,一次倒下去刚满一小汽车。然后,小汽车一辆紧接着一辆,飞快地运往溪头沙场。当小汽车到了溪头沙场,其翻斗一翘,哗啦一声,倒下沙后,掉过车头又来装沙,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还有许多挖机,将挖起的沙倒入小铁翻斗车。然后,工人们紧张地,用双手拼命推着翻斗车,一个个哐噹…哐噹地向前撞。后一个小翻斗车撞上前一个翻斗车,车与车就象火车一样的连接上了。等连成长长一列小火车时,小火车头倒过来一撞,拖着就走。然后,紧张地,将沙石料运往溪头沙场,那里的沙石料堆成了小山。然后用铲车、挖机把沙石料放到皮带机上,由皮带经桥拖往江对岸的江村埠。当时的铁路遇到江村埠,在那铁路边的小山上,用水泥依山浇注成一大高墈,墈上修有许多形如畚斗的水泥大斗,对岸皮带机送过去的沙石料刚好进入大斗里。当一列大火车来到墈下时,各个大斗的闸门同时打开,沙石料就自动流入各节火车车箱里,一眨眼工夫就装满一列火车。然后,直接运去浇铸新安江大坝。到了晚上,自从小洋坞口起的沙洲上,一直到溪头、江村埠两岸的灯一亮,千万盏灯,光辉耀眼,形成一片灯火海洋。星星点点,简直胜过银河系,此时的山河埠也就成了不夜村。

  还记得在新安江水电站大坝未建时,山河埠村的人要到新安江去,得从山河村翻山到江村埠再经白沙到新安江。如果要到旱冬年份,溪水特小,河滩上最深处的水,只满到大人的腿部。江上露出了空阔的沙滩,大人们有事去新安江,也能从这儿趟水过去。

  有时,也会有船来,我们就在岸边观望船夫撑船。眼看船头上的船老大,将竹篙撑到水底,篙顶端有一个把柄,把它抵在肚子上,整个人往前扑,用力一使劲,只听“哎唠嚎…嚎…”一声接着一声没命地大喊!喊声响彻四方……

  船尾的船大娘两眼目视前方,手脚并用掌着舵板,把握方向。岸边有两个纤夫,低着头,上身前倾,用胸脯顶着纤鞍(纤绳的两个叉头系在木板的两端,做成一个三角形的纤鞍),然后往胸前一套,双手扶着纤鞍两头,用身子吃力地拉着纤绳一步一移向前挺。这时候,只见纤夫身后两三米处,纤绳上挂着一串像鱼盘样大的纤绳团,一荡一荡的,船便徐徐地向上游驰去。过了好一会,顺风吹来了,船老大连忙解开桅杆上的帆绳,帆布像升旗一般冉冉升起。这时,纤夫收起纤绳上了船,船老大也歇着了,只要船大娘目视前方继续掌舵,船飞也似地向前驰去……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江南水乡! 汪骨生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6 记忆中的水乡故园 2013-05-31 3042141 2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