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23版:时评·个论

钱塘原声

德惠火灾里的“海恩法则”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那么吉林德惠火灾的背后,有多少个先兆,多少个隐患呢?

  据央视报道,一位灾难幸存者透露,消防设施都有,有了也用不上,因为停电了。

  这句话里至少透露出两个细节:一是消防设施其实是有的,但是本次火灾中没派上用场,人们是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逃生的。二是本该起关键作用,给人以希望的消防设施甚至比人本身还要脆弱,一停电就瘫痪了。

  我们都知道,消防在把关批建的时候是比较严格的,这关系到能否拿到生产许可证,否则巨额的投资就有可能打水漂。但是,日常管理是不是也像审批时一样严格呢?

  据工人称,安全出口平时基本上是关闭的,工人一进厂门,门就关上了。这明显违背常理的行为,就没人管一管?安全不是光有设施就可以了,还要为各种突发的情况备案,还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很显然,这两样我们都没有看到。很多逃生的人其实不是从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跑出去的,有的要穿过车间从办公区的两个出口逃生,有的则需要穿过冷库,从冷库的进料口逃生。在那生死时速的3分钟里,却要跑最远的路,与大火浓烟争分夺秒,简直是拿着生命在冒险。

  3分钟就烧遍了整个车间,让你感叹整个工厂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建厂房时难道就不需要加一点阻燃材料?消防喷淋设施有没有呢,如果有当时为什么没起作用?如果起作用了,是不是就能为逃生赢回一点时间,要知道,那一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多争取一点时间意味着能多救几条人命。一停电所有的消防设施都不管用了,难道厂里连一个备有电源或者备用线路都没有?

  我们明明有那么多措施,那么多设备,明明有那么多可能,那么多如果,但在那3分钟里,却把命运交给了运气和逃生的本能,这是犯罪,对生命的犯罪,对责任的犯罪。有些事可以重来,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大火烧起之前,有多少个隐患,多少个过场,多少次失职,最后才积累起了这一次的爆发?

  监管的效力体现在较真上,逐利的企业巴不得成本越低越好,能不买的安全设备最好不买,能不用的设备最好不用,监管部门没有一点斤斤计较的态度很容易被钻了空子,关键是你是否愿意跟一家年销售额好几个亿的企业扯破脸皮。

  有些事可以重来,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大火烧起之前,有多少个隐患,多少个过场,多少次失职,最后才积累起了这一次的爆发?

  @blackmouse:总是把雇员当动物对待。上下班打卡,按指纹,关大门。

  @三体_牛魔王2012:这事最该死的是企业老板,赚黑心钱,官方也管不了那么多黑心老板吧。

  @金龙子孙:活生生的119条人命,命运怎么就如此悲恸!政府监管责任在哪里?政府在善后处理上表现得如此坚决,为什么不能在事前多一份责任?

  @巴伦支海军魂:煤、油、粉尘及危险品行业的安全与防火工作年年都嚷着高度重视,但每次事故发生后都会发现原来根本就是漠视。

  @胡子哥本人:当地消防、安检等监管部门早干嘛了?

  @雅杰露水:重特大事故发生原因复杂,但细细捋来,根本在每次事故发生后政府对官员隔靴挠痒仁爱式的问责,轻处理,不罢官,不入刑,三年后又是市长,这样的处理你说谁怕?

  @政府质量管理:从政府质量管理的角度观察,吉林火灾的教训是,要建立政府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体系,防止此类悲剧重演。引发事故的原因并不复杂。如果有个标准化监管体系,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并不会太难。119条生命的惨痛代价,能让当地政府意识到标准化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吗?

  @闲云飘飘2010997845:反锁着上班吗?真可恨,当初多少个打工妹被反锁着上班。

  @徐松敏bolf:日常管理不到位,使劲提升消防设施有用吗?

  @司端勇:强烈希望在加大事故救援力度的同时,立即启动问责程序,对于所有应当负有运作、监管、领导责任的人一体追究责任,以告慰罹难同胞的在天之灵,以彰显法律制度的威信。

  @caiyh13:万吨粮库烧了,又烧禽业公司,上百条生命瞬间消亡,管理者平日里究竟在干什么?没有一点防患意识,没有任何预案措施?

  @青青-乡野农民:119条鲜活的生命没了,119你在哪呢?日常的消防检查在哪呢?


钱江晚报 时评·个论 a0023 德惠火灾里的“海恩法则” 2013-06-05 钱江晚报2013-06-0500009;钱江晚报2013-06-0500014;钱江晚报2013-06-0500018 2 2013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