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莫高窟明年将建成数字展示的游客中心
以期减短游客在洞窟内停留时间,减少文物损害
敦煌游,是天人合一还是天人交战
本报记者 王科
2013年旅游的暑期旺季即将到来,以敦煌莫高窟为主要景点的丝绸之路线素来都是暑期经典游线,许多人想来都已经做好了去这沙漠宝库朝圣的计划。
近日,本报记者受邀参加了一场名为之“人·沙·敦煌”沙裸艺术行动,作为IBC公益计划之一,这次活动意在关注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因此将艺术摄影的摄地点定在了鸣沙山、雅丹地质公园和莫高窟外围。
在这片“遗世独立”的沙漠绿洲里,游客与文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从纷繁复杂的表象里剥离出来,成为一个典型的样本。
莫高窟的每次呼吸
都有代价
明年五一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开放,引导游客看数字展示,减短游客在洞窟内停留时间
六月的敦煌,午后暑热,但莫高窟真正的旺季尚未到来。在第34窟前的牌坊外,几列团队游客一边调试着讲解器的耳机音量,一边安静地等待检票进入洞窟区。无需太长的等待,成团的游客被分配以不同线路进入核心洞窟区,耳机里随即传来导游轻声细语的讲解。走进散发凉意的洞内,那些或清瘦、或丰腴的塑像正穿越千年的时光向你投来宁静的视线;壁画上的千佛与纹饰鲜丽如昨……莫高窟这积淀了千年的佛国氛围,其妙不可言说,唯有感悟。
可惜,若你在旅游旺季到此,这样的感觉却是要大打折扣的——那时,牌坊和树林将挤满游客,光排队就要等上几个小时,更不用说头顶的烈日和地面的炙烤,就算吹来的热风也夹杂着细细的沙粒。在客流量大的时候,所有讲解员都留在洞窟内,游客们按照路牌走动,由门口的保安分批放人参观。
研究显示,莫高窟每日游客承载量的合理数为3000人。然而仅2012年10月2日一天,就有14000余人次到此一游。
从走进洞窟的那一刻起,你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乃至体温都将对壁画和彩塑造成破坏。有一种民间的说法则是,在洞窟内违规打开一次相机闪关灯,相当于正常开放7年对壁画的损害。
莫高窟的脆弱,如同它的珍贵不容忽视。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距离莫高窟约15公里处正在修建一座“游客服务中心”,预计明年5月1日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届时,所有游客必须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预约后才能获得前往莫高窟的“通行证”,而抵达莫高窟的第一站就是“游客服务中心”。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看宽幕电影和穹幕电影等数字节目展示;随后乘坐环保车辆抵达核心区,分组进行简短参观;再乘坐内部车辆返回游客中心。
你看的是“天人合一”
而真相却是“天人交战”
游客的增多凸显出敦煌水资源的极度匮乏,今年当地政府计划将大哈尔腾河的水引入党河,以满足生态用水
导游小杨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在小杨眼中,走丝绸之路的客人,大多是“玩遍全国各地,最后才想到这里的人”。事实上,2011年敦煌市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200万,次年就猛增到了312万。而敦煌的人口只有18万。
第三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对于水资源的强大索求。目前,敦煌市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生态用水则主要来自党河。在这片年蒸发量是降水量50倍的土地上,自1975年开始,地下水位已累计下降20.44米。除了地下水之外,地表径流也遭遇着被争夺的命运。
上世纪70年代党河水库建成,敦煌东北部等地一度失去地表径流,罗布麻、甘草、骆驼刺、白刺大片死亡。
目前当地政府计划将发源于祁连山的大哈尔腾河的水引入党河,在满足生态用水的同时,也将提供部分地表径流下渗补充地下水源。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如果将这种平衡比作一架天平,那么每个踏足于敦煌的人,都是这座天平上的一粒沙。虽然渺小,却也可能是打破平衡、引发质变的最后一点力量。
当“人·沙·敦煌”艺术行动的模特袒露着背上的飞天图腾,静静凝视沙海的时候;当她们匍匐于黄沙之中,让身上所绘的蔓草与丛生的骆驼刺连接成一片的时候,人类、艺术与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亲眼见到文物真身”所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征服欲。但时间和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被征服的东西。无论你是往昔的封疆大吏、西域王公或是今日一名普通的游客。
在历史和自然的面前,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征服式”的旅游和生活,学会尊重,学会敬畏,学会融合,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