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x0007版:小记者专刊

长河小学各学科联动参与
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从2002年秋季开始,长河小学就在三年级以上的各学科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一直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做好这方面工作,保证学生在这方面有新的收获,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开发校本课程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一个创造、想象的空间,更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学校课程增值的重要举措。经过02年一年的实践与探索,至2003年9月,长河小学全面开展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又以区级立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依托,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第一个系列《走进长河》的开发。2004年9月,《走进长河》上下两册投入试用,内容涵盖了长河的历史沿革、人文典故、物产资源、民情风俗等,共计54篇。这几年,由于滨江新城区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原有材料中精选一部分,充实到自编的校本教材中,完成《走进长河》校本材料的重编,补充如:《白马湖生态》、《阿里巴巴》、《射潮广场》等新内容,这些现已投入使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

  十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以及校本课程《走进长河》的开发和实施,也让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1.实践活动制度化,课程开发课题化。在课程的引领下,《走进长河》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到位,组织到位,支持到位,行动到位,体现了长河特色,使得课程实施较为理想。

  2.在实践活动中体现主体多元化。老师、学生、家长三结合,他们既是活动的主体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积极利用好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力量。

  3.动态生成讲细化。出现新事物新情况,要合理补充,适时更新;另一方面,学校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和活动形式,这样能发现更多的校本课程内容,并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综合实践活动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变革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校始终以研究性学习研究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形式,逐步变革学生较为单一的学习形式,建立成功的新课程学习模式。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1、以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形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各学科联动参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是长河小学全体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活动。十几年来,我们分语文、数学、综合三大组,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指导。在具体实施中,老师们首先发动全班学生搜集各种资料,再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遇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最后,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比较分析和记录,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展现,可以是探究报告,可以是调查报告,可以是实验报告,也可以是对策建议等。

  2、我校的研究性学习研究依托课程联动,教科室负责统一指导,形成了序列。四个假期是我校学生集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黄金时间,二十多册研究性学习专刊就是学校扎实开展此项工作的形象代言者。研究性学习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了课程保障,显得更为活跃、有序和成熟。到目前为止,学校有五项学生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有数十项成果获得省市奖;教师成果在市区获奖始终处于滨江区前列。特别是06年暑假,原602班徐晓霞同学《关于钱塘江水葫芦危害所做的调查报告》获得全国一等奖,上北京参加领奖。长河小学为滨江区获得全国环保实践活动征文先进集体作出了贡献。这些都是对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3.、综合实践活动和少先队争章活动相结合,用一套综合评价机制促进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也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点面更多、更宽广。学校在原有茶山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两块地作为“农科园”,其中502班开展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获得杭州市一等奖。同时为学校“劳动实践”争章活动试点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将在整个学校全面推广“劳动实践”争章活动。

  长河小学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将决定课程实施的走向。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动脑的同时更需动口、动手、动脚,也让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杭州市长河小学 傅燕铃


钱江晚报 小记者专刊 x0007 长河小学各学科联动参与
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2013-06-26 钱江晚报2013-06-2600011 2 2013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