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4版:杭州新闻·专题

六年磨一剑,钱塘江时代对接高铁时代
东站枢纽精彩亮相,钱江新城再创佳绩(上篇)

  “列车前方到站,杭州东。”随着杭州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很长时间以来,“杭州东”成了许多人眼中一个并不怎么光鲜的词。的确,破破烂烂的老东站和周边脏乱差的环境,与杭州这座旅游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

  今天起,这一切将得到改变。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杭州东站枢纽将于今天正式投入运行。这座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综合体,将开始照亮沪杭宁甬的“同城生活”梦。更让人兴奋的是,以东站枢纽为中心,附近的公园、学校、医院、市场等公建设施日益完善,一批社会项目正在建设,9.3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城已经在兴起。

  在憧憬于东站枢纽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相信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对东站枢纽、对城东新城,还有许许多多的问号没打开。杭州为什么要建东站枢纽?东站枢纽的造型从蓝图到现实,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为此,本报联合杭州钱江新城管委会推出这组报道,从决策、规划、征迁安置、建设、和谐、展望等6个视角,带你去看一看东站枢纽和城东新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的上篇,为你解密东站枢纽和城东新城的前世。

六年磨一剑,钱塘江时代对接高铁时代

东站枢纽精彩亮相,钱江新城再创佳绩(上篇)

  决策篇:

  打造杭城“决战东部”桥头堡

  迈入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2000年7月,杭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战略,着力解决杭州城市发展空间问题,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2001年3月,萧山、余杭撤市设区,为拓展杭州城市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

  2002年2月,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奋斗目标,强调大力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市域网络化城市,形成“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城市新格局。

  2006年6月,随着“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步伐的加快,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决战东部”发展战略,决定建设以东站枢纽为核心的杭州东部基础设施。

  2007年1月,东站枢纽地区交通规划方案敲定,同时明确以东站枢纽为核心,开发建设由德胜路、沪杭高速、艮山西路和秋涛路(石桥路)围合而成的9.3平方公里区域,这就是——城东新城。其南侧与钱江新城无缝衔接。

  2007年7月27日,杭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通过《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规划的建议》,进一步确立了“建设东站枢纽,打造城东新城”对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重要作用。

  2007年11月,原铁道部、浙江省、杭州市研究确立了企业化运作建设两线一枢纽的模式,并明确了东站枢纽的规模。

  2009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将迎接高铁时代,推进与上海的全面合作与交流作为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中之重,明确杭州将依托沪杭高铁在杭的终点站,即杭州东站枢纽,加快城东新城规划建设步伐,着力构筑沪杭40分钟生活圈、工作圈、经济圈,实现沪杭一体化发展。

  2012年2月,杭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三城三区”的主要任务和“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东站枢纽开通的目标。

  决策已有,谁来挑重担?杭州市委、市政府将重任交给了市钱江新城管委会,要求“两项任务一肩挑”,充分发挥和借鉴钱江新城建设、开发、运营、管理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统筹谋划好两大新城的建设发展。

  此时的钱江新城,正处于6年建设之后的发力之时,核心区建设已到了决战决胜的时刻。而无论是东站枢纽还是城东新城,此时只是一个梦想,甚至城东新城当时的状况比钱江新城初创之时要困难许多,但有了钱江新城开发的成功经验,管委会欣然接受了重任。于是,正如大家所看到这样,从无到有,平地起新城,荒凉变繁华,钱江新城就像一位兄长,将人生经历一一传授给城东新城,并携手并进,共生共荣,在杭州城市东部唱响“双城记”。

  规划篇:

  这是杭州又一张新名片

  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每座城都在寻找一张跨跃式发展的“新名片”。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也同样在孜孜以求地寻找这张“新名片”。

  城东新城地处杭州城市东部,作为杭州城市东扩的前沿阵地,在城市竞争步入以城市群为单元竞争的年代,杭州东站枢纽的建设和五大高速铁路线的引入,必定能够充分发挥杭州在长三角协调发展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杭州竞争力。东站枢纽和城东新城也必将以其高起点的规划和“现代驿城”、“都市门户”的鲜明定位,在众多新城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城市的又一张新名片。

  东站枢纽:不仅仅是一座火车站

  2007年1月法国AREP公司方案提出东站枢纽零换乘、集约化等概念之后,当年11月,原铁道部鉴定中心启动了杭州铁路东站概念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工作。为了寻求一个满意的方案,铁路和地方部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在一起工作了近半个月才完成了招标文件。通过筛选41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推选了4个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2008年3月,这4个方案在“红楼”与市民见面,与专家的意见相符,一个突破传统火车站模式的方案拔得头筹,这就是目前已经由蓝图变为现实的中南院方案。这座庞大的现代化建筑一下子奠定了城东新城的地标,而新城的建设者们又敏锐地意识到了红花还需绿叶陪衬,站房像一座巨大的屋盖罩在站场上,更大更美的东西广场更像一座巨大的城市公园,颠覆了传统火车站区的形象。继续向东西两侧延伸拓展的生态轴线,则构成了城东新城的灵魂。

  东站站房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动车组”与“钱江潮”,通过建筑的波浪起伏,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未来感,被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在色彩运用上,体现杭州城市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广场上绿树成荫、景观丰富,成为旅客、周边群众极佳的活动休憩场所。东站枢纽广泛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是在火车东站主站房屋顶安装了总发电容量1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超过上海虹桥枢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

  东站枢纽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地铁、客运、公交等多种交通形式和配套服务设施于一体,项目包括杭州火车东站、地铁火车东站站、东西广场综合体及疏解通道。

  项目建设立足在室内或半开敞空间解决高铁与地铁、公交、出租、大巴等交通工具间的零换乘问题,除交通配套功能设施外,还具有交通疏解、社会停车、商业服务、商务休闲、旅游集散等多种功能,大大提升和完善了城东新城核心区的城市功能,所以,东站枢纽不只是一座火车站,更是一座国内规模最大的高铁+地铁上盖城市综合体。

  城东新城:都市门户,城东新中心

  城东新城的规划旨在建设成一个以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高端商务办公、商业休闲、旅游服务、居住生活功能为主体,具有高品质管理服务水平的现代驿城和体现城市形象的都市门户地区。设计充分整合“城市交通高效化、城市土地集约化、城市功能复合化、城市生态多样化”的设计原则,大胆突破原有城市规划的用地条件,将多种用地混合使用,完成了城市土地高度集约和城市空间的复合化。

  看看城东新城的交通:打破了传统的铁路分割城市的模式,将铁路枢纽作为衔接东西两片的纽带,6条下穿隧道和2条高架道路让铁路枢纽东西两侧自由沟通,并形成东西向延伸的生态发展轴线、四条围合的城市快速路,“井”字形、“八”字形的城市主干道和“中”字形的城市次干道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地铁1号线、4号线、地下空间开发等解决动静态交通组织问题,打造“高铁、地铁、客运、公交、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的大交通体系。

  在功能布局方面,坚持以城市综合体建设带动新城建设,通过结合高铁、地铁站点等交通节点,在城东新城核心区科学地规划设计了八大城市综合体和“七片共融”居住区块。八大综合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道路、连廊、地下通道、公共开放空间串联成整体,相互呼应。

  征迁安置篇:

  好地块用来做安置房

  任何老城的改造,征迁是第一步。2008年3月19日,杭州东站枢纽地区第一期征迁工作正式启动,城东新城的建设从纸上的规划落实到实际的行动。目前为止,东站枢纽及城东新城建设共征迁农(居)6300多户,征迁企业300多家。

  城东新城最早征迁的区域是彭埠镇新风社区和笕桥镇弄口社区机场路以南区域,主要涉及火车东站的站场、站房、东西广场部分区域以及征迁安置房的建设地块,征迁住户近2000户。

  在一次征迁过程中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征迁量,在杭州是头一遭,在浙江省也是第一桩。这2000户中有农民,也有居民,每一户都有着不同的情况,每一户都有着不同的诉求和想法,征迁难度可想而知。但征迁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关系到重大项目的建设,也关系到民主民生,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无论是征迁工作的组织,宣传上,还是政策和措施上都要全面、严谨和到位。

  “东站速度”:3个月征迁2000户

  征迁是一项群众性很强工作,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主要还是要用老百姓的语言,用老百姓习惯的方法和思维做好老百姓的工作。因此,在东站枢纽地区征迁中,成立了杭州铁路及东站枢纽建设指挥部、江干区政府、征迁区域所在镇以及社区“四位一体”、约数百人征迁工作指挥部,让最熟悉群众情况和最了解政策的同志共同做好征迁的宣传和解说工作。另一方面,有部分工作人员也是被征迁户,他们率先征迁,也让老百姓对征迁工作多了一份信任。

  在被征迁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下,第一期的征迁工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仅三个月,几乎完成了近2000户的征迁工作,开启了第一项新“东站速度”。

  为啥能这么快?《论语·季氏》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意为不担心分得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这句话在这场大规模的征迁过程中得到体现。政策的公平、公开、公正是确保城东新城征迁工作稳步推进的有力保障。政策制订时,除严格遵照省、市有关法规和政策外,始终把政策公开、政策平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多次专题研究政策问题,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到底,力求平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始终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同时,坚持个性问题会审制,做到当天问题不过夜,当天协议交政策组审核,确保先签约不吃亏。并大力宣传“早签约、早腾空、早编号、早选房、早受益”的安置政策,充分调动被征迁群众的积极性。

  以为民先:近3000户已回迁新居

  征迁工作的顺利,还离不开“以民为先”这四个字。为了解各征迁户的实际情况,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征迁工作启动前,就扎实做好调查排摸工作,完善细化了一户一表、一企一档。

  首批拆迁区域除了东站枢纽用地外,全部用作安置房及道路、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在被征迁群众的安置房规划和建设上,用东站枢纽站房周边最好的地块建设征迁安置房,城东新城第一批建设、交付的安置房就在东站枢纽核心区,各项配套近在咫尺。同时,不断优化地区规划,优先考虑10%留用地布点,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如新风村10%留用地项目与东站枢纽西广场仅有几十米距离,优势明显。这些,百姓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建设者们,也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大家的赞许。2012年初,城东新城约110多万方、上万套的安置房验收移交,2012年7月16日,城东新城第一批征迁户回迁。目前,已有近3000户住户已回迁到新居,在自己的新居里来迎接东站枢纽的开通,今年还将有1400多户要住进城东新城的新家。

东站枢纽建设大事记

  ●2007年12月27日,钱江铁路新桥开工。

  ●2008年3月19日,启动东站枢纽地区大规模征迁工作,城东新城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2008年7月23日,城东新城启动第一批安置房及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12月27日,东站枢纽站场工程暨杭甬、杭宁铁路客运专线同时开工建设。

  ●2009年2月26日,沪杭客运专线开工建设。

  ●2009年9月26日,东站枢纽火车站房工程开工建设。

  ●2009年12月22日,杭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8日,杭州东站枢纽东西广场综合体开工建设。

  ●2010年10月26日,沪杭客运专线开通。

  ●2012年7月16日,城东新城回迁工作正式启动。

  ●2013年7月1日,杭宁、杭甬客运专线开通,东站枢纽投入使用。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专题 b0004 六年磨一剑,钱塘江时代对接高铁时代
东站枢纽精彩亮相,钱江新城再创佳绩(上篇)
2013-07-01 钱江晚报2013-07-0100007;3086360;3086581 2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