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1版:浙中城事

文章导航

那些远去的民间手艺——

补篾人

  那天中午,后城里街的小巷子里,老赵师傅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走着。

  他一路吆喝着“补篾席喔”,一路往前走。

  好长一段时间,他没能招揽到一桩生意。

  “唉,生意越来越差了。”赵师傅摇摇头,“现在的人生活好了,篾席烂了,随手就扔掉,很少会有人补好再用了。”

  老赵今年50岁,安徽安庆人。15岁时,村子里来了一个补篾席的师傅要招学徒。父母亲都觉得学个手艺活,以后好混口饭吃,就让他拜了师,学起了补篾手艺。

  三年出师后,赵师傅离开家乡,来到浙江找活干,一干就是30多年。杭州、金华、丽水、衢州、绍兴,就差沿海的几座城市没去过了。

  这些天,赵师傅一直呆在市区的凤凰花园补篾席。小区里只要是有篾席的人家,他基本都“光顾”过了。

  “来金华10多年了,市区的大街小巷,我熟得很,没有我找不到的!”赵师傅得意地说,每年4月份,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他就会从安徽来到金华补篾席。一直要到八九月份才离开。

  除了下雨,每天早上5点半,他都会推着自己的“家伙”,到曙光路菜市场摆摊子等客人,因为那里人流量大。只要有人来补席子,他就收拾好家伙,跟着顾客回家“看篾席”。

  一看,篾席烂掉的面积。二看,篾席漏洞的个数。

  谈好价钱后,赵师傅会把席子背到小区的空地上,蹲在地上慢慢补。一般来说,五六十块钱就能补一条篾席了。

  没生意的时候,赵师傅会固定地呆在一个小区两三天。没有生意了,他就转移阵地到下一个小区。不管有没有生意,他都要晚上要7点多才能回到住处。

  赵师傅歪着脖子,把席子侧着立起来,对着阳光照了又照。

  “我们行里的老师傅说,好的篾席用来打水都是不会漏的,连光也一点不透。”赵师傅说着,找到席子上的一处漏洞,他拿起工具,熟练地挑动篾条,不一会儿,一个洞就补好了。

  篾席的原材料是毛竹,要将毛竹片变成“篾条”,至少需要经过五道工序。

  “将毛竹砍下后,先用大刀刨开,再用边刀破面。接着,用擀刀擀成相同宽度的竹条。然后,用刮刀把竹条刮平。最后一道就是将竹条上面的毛糙‘小刺’去除。”赵师傅说,一张新的篾席,一般要使用两到三年后,睡在上面才会觉得很舒服。

  “这是纯手工活,赚的都是功夫钱。虽然成本低,但累得很。”赵师傅说,一张篾席补下来,眼睛、肩、手指、膝盖、腰背都会“大伤元气”。有时候,蹲在地上太久,再站起来,还会头晕。

  前几天,在婺江新村机关宿舍,一天能接了10多笔生意,一共赚了1000多元钱。

  但是,补篾人吃的是“季节饭”,只有夏天才能揽到活。正常情况下,一天能做两三百块,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块。

  其他季节,赵师傅就呆在老家帮别人定做篾席。用的原材料是自家种的毛竹,做一天150元,雇主还要包吃住。普通1.5米宽的篾席需要四天才能完成,一条就要600元。如果是用特制超细的竹条编织,材质更好一些的篾席,就要上千元一条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天睡篾席,恐怕都只是小时候的回忆了。

  当越来越多的机器编织的席子占据了我们的床铺,补篾人这项手艺,也成了稀罕物。

  “现在的年轻人,宁愿上班打工,也不愿做这个。所以,这门手艺就慢慢失传了。”赵师傅说,这种手艺是技术活,没几年时间根本出不了师,“现在用篾席的人越来越少,生意差了,很多同行都不干了。”

  来金华这么多年,赵师傅没碰到过一个同行。最开始,老家村里有十几个人从事补篾席,现在只剩下两三个年纪大的,还坚持着干老本行,“干不动就不干了!儿子要在老家开店了,到时候,我就给他帮忙去。”

  赵师傅给我们留了手机号,他说,金华有谁家需要补篾席的,给他打电话:13157916311。

  本报实习生 周玥/文

  本报见习记者 俞跃/摄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 j0001 补篾人 2013-07-01 3086995 2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