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怕跌,小怕噎,偏偏有这么帮不怕跌的老顽童
玩轮滑,玩活力板,还要玩杂技演员的独轮车
运河不老,他们就不会老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杨杨/摄
一提起独轮车,多数人联想到的是杂技表演,亦或小年轻们的时尚运动。然而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西侧的千年古运河畔,只要天气不下雨,每天都有一帮满头银发的老人在这里玩独轮车。
河边的栏杆俨然成了他们的“起飞跑道”,有人扶着它上车后,舒展双臂在旁边空地上快意骑行;还有的尚未“出师”,就沿着栏杆骑骑停停。他们说,大家在这里已学了七八个月,最大心愿就是赶紧学会,好去西湖边“炫一炫”。
最年长的84岁,五六十岁属于小字辈
天天想在独轮车上学会“双放手”
早上六点,运河边的晨练者已不少,有人耍刀,有人舞剑,有人在健步走。带着心爱的独轮车,王阿根又来到了西湖文化广场西侧的运河边,开始一天的独轮车骑行训练。
王阿根今年76岁,是杭州西湖中老年轮滑队队长。“这支轮滑队最早是由我和另外三位老友创建的,现在已有100多人,五六十岁的在这里是‘小’字辈,年纪最大的84岁,去年开始学的轮滑,现在已溜得很不错了。”
王阿根说,目前在这里玩独轮车的,有十来个人,多数是这支轮滑队里的成员,年纪最大的84岁,最早一批是去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开始学的。“知道萧山有支独轮车俱乐部后,大家很感兴趣,就赶了过去。那里小伢儿学的比较多,也有成年人,但是像我们这把年纪的,绝对没有。教练说,小伢儿一般三天至一个星期学会,像我们估计十天半个月应该也能学会。当时我就给自己定下计划:一个月内学会。”
买了车回来,只要天不下雨,大家就到这里训练。因为有栏杆,比较适合初学者,可以扶着它上车,骑不稳时也可以扶一把。“我每次都要骑40多个来回,打个来回三分钟左右,天天骑出一身汗。这些栏杆共有几段组成,每段多少长,已摸得清清楚楚。”
前阵子,终于能摆脱栏杆“双放手”了,可是骑了两个来回突然摔倒,胸口撞得椎心疼,回家还不敢跟老婆说实话,因为怕她不允许以后再出来玩,“说了个‘善意的谎言’——骑电动车撞的,后来整整休息了三个星期。身体一好,马上又来了。不过胆子摔小了,重新退回到栏杆旁边。但我有信心,到九月份一周年那天,一定可以‘出师’。”
会轮滑,会飘移板,为啥还想学独轮车
只要有心,没有什么不可能
天色开始越来越亮,来练独轮车技的人也越来越多。
“Good morning!”史美云见到大家,先抛出一句英语,然后拿出一块抹布擦起了栏杆,“这些栏杆,我们每天都要摸的。”
史美云退休前是杭州一家绣品厂里的机修工,今年84岁,是这帮独轮车爱好者中年纪最大的,还是位多面手,会轮滑,会空竹,会摄影,会制作光盘。大伙说,当时就是看到他都有决心学好独轮车,所以才加入进来的。
54岁的沈卫华在这里属于“小妹妹”,技术掌握得也最快,才两三个月时间,已能“双放手”骑行,“不过我还不能离开栏杆上车。另外,动作比较难看,双臂太靠前不够舒展,他们说我像‘麻将手’,还得改一改。”
一头银发,再配上红色T恤白裤子,68岁的张身英在独轮车上英姿飒爽,“她可是我们的明星队员呢。”在旁边同步跟着走、做保护的史美云说。
张身英是2009年加入轮滑队的,后来又跟大家一样,玩飘移板,学独轮车。现在出门,她必定随身带上一副飘移板,“我的轮滑技术没他们好,再说轮滑鞋穿上脱下比较麻烦,还是飘移板方便又拉风。半个月后我要出门旅游,也会带上它。”
这几样运动中,张身英的体会是独轮车最难学,轮滑摔得最多,飘移板最实用。张身英说,等学会独轮车后,要摆上几桌好好庆祝一下,“真不容易啊。不过谁说这些运动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有心,我们也能做到,而且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我们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响,前阵子,央视都来拍我们呢。”
独轮车、轮滑、活力板在这些老顽童面前,没了年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