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家传百年的匾额
一段乐善不倦的佳话
胡月华 洪运生 江宣之/文 汪永明/摄
胡月华 洪运生 江宣之/文
汪永明/摄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听闻,姜家镇霞社村里有一农户家里藏有一块清朝咸丰年间的匾额。历经百年,这块匾额躲过了战乱、种种劫难,依然在最初存放它的老房子里静静地躺着。
71岁的洪彩华就是这块匾额现在的主人。据他所说,此匾额乃是清朝咸丰十一年浙江巡抚王有龄为褒奖其堂曾祖父洪自含“利济为怀、与人为善”所赠。匾额长2.6米,宽1米,上书“乐善不倦”四个行楷大字,右竖题“头品顶带巡抚浙江部院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王有龄”;左竖题“增贡生洪自含咸丰拾壹年岁次上浣□□□□”,除四个小字脱落外,保存基本完好。据推算,匾额距今已有150多年。
洪自含究竟是个什么人,为何能获得浙江巡抚的褒奖?这块匾额是真是伪,这么多年又是如何留存到现在的?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和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洪彩华的家中。
洪彩华: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多少钱也不卖
71岁的洪彩华和老伴居住在一间老黄泥墙房内,泥墙房还有一层木板阁楼,阁楼上堆着很多杂物。我们穿过杂物堆后,洪彩华指着左侧的一处木板说,这就是那块匾。
由于楼上光线很暗,加之匾额在一堆杂物中毫不起眼,就像一块很普通的木隔板,大家齐赞他藏得可真好。洪彩华憨憨地笑着说,他是特意把匾额字面朝内,如果不上楼仔细找找,进门来根本发现不了它。
县档案局的江宣之说,这块匾额的事情,他是听姜家镇文化员洪运生说了才知道。洪运生和洪彩华同村,关系不错。洪彩华为人低调,从来不出去炫耀,话也不多,所以才得以将这块匾保存至今。
据洪彩华介绍,他是洪自含的堂曾孙,“乐善不倦”的匾额原先悬挂于洪氏宗祠前厅的。1939年,因前厅修缮,门楼改建,在征得宗族的同意后,将该匾额挂于前锋厅光裕堂内。至1967年前后,该匾额又逢两件大事:一是新安江移民后靠,霞社整体拆迁,这意味着匾额将无处可挂;二是时值“文革”兴起,这意味着此“四旧”之物将遭焚毁。洪彩华为了留住祖上的宝贝,趁黑夜将匾额偷藏于家中阁楼之上,且守口如瓶,才使得匾额逃过厄运。
有人曾提议,这块匾额颇有历史意义,何不捐掉?洪彩华坚定地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以前那么困难都给它保住了,现在更是多少钱也不会卖的。他要把这块东西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洪自含“乐善不倦”的人生传说
洪自含离世已有百年了,其行善之事连后辈洪彩华也说不清楚,但《民国遂安县志》记载:“洪自含(1799—1864)字润章,号子泉,霞社人。增贡士,有声庠序。生平利济为怀,不图进取。尝设赈饥局,以恤孤贫;造育婴堂,以哺幼孩;建专祠,以褒节孝;置义冢,以瘗(yì毅)死亡。惜字放生,扶危济困,己力不足,劝捐以成之,终年奔走,与人为善,海内莫不知。浙江巡抚王有龄奖以“乐善不倦”扁额。左宗棠奏保国子监学正衔,赏加光禄寺署正衔。同治三年(1864),亲至衢州募修孔庙,以年老过劳感暑成疾,秋八月卒于孔庙。归柩之日,不期而哭送者千余人,及至里门,泣涕而迎者,路为之塞,其德之感人如此。著有《劝善救劫录》六卷。崇祀乡贤祠。”
这段县志里提到,洪自含乐善好捐,经常接济贫民,还修建祠堂,设有育婴室抚养婴孩,做过的好事不胜枚举。因此,浙江巡抚王有龄赐其“乐善不倦”的匾额以为褒奖。洪自含去世以后,左宗棠还赏加光禄寺署正衔,可谓风光无限。
此外,民间流传他的佳话也颇多。
传说1:不顾家
某年,安徽闹旱灾。为了赈灾,洪自含东募西捐忙得焦头烂额,终于募得了整船的稻米泊在武強溪待运。其时,洪自含已三个多月没踏进家门,家里早已没米下锅了,帮忙挑稻米的雇工不忍心,偷偷量了半升米给他的老婆。洪自含知道后,硬是要老婆退回那半升米,翻遍了全身才从袋角里摸出几个铜钱,叫她去买点米下锅。
某个寒冬,一群受洪自含救济过的灾民,从徽州逃荒翻越大连岭过来,来到霸社村搭桥畈的同善亭时,天已墨黑了,他们就亭内歇脚。同善亭不大,但很整洁,上横头还挂着块洪自含题的“同善亭”匾额。徽州灾民因天寒肚饥,便生火取暖,烤着乞讨来的玉米粿。他们边烤火吃粿边东张西望,突然其中一个嚷了起来:“啊呀不好,我们弄脏了洪恩公的的凉亭了!”大伙抬头望去,便齐刷刷地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起身马上把同善亭打扫得干干净净。
传说2:进京面君
洪自含疏财仗义、募捐赈灾、与人为善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朝廷,也感动了同治皇帝。下旨叫洪自含进京面圣。时值盛夏,自含公走得又急,面君的心情又格外激动,他的船刚靠岸上杭州南星桥码头便中暑,上吐下泻病倒了。于是返回,身体恢复后又启程,才到杭州又上吐下泻。如此三次,只得作罢。后人却说自含公命薄,见不得皇帝当不得官,只能当善人。
传说3:坟葬绝地
同治三年(1864)秋八月,洪自含在衢州募修孔庙时因年老过度劳累成疾而去世,享年六十六岁。生前,自含公曾请风水先生为自己购置了块“绝地”作墓地。何为“绝地”?即断子绝孙之地。自含公为何要做这等有驳常理之事?他自己的解释是:善不过三(代)与富不过三(代)是一个道理,自己一世行善,假如后代子孙做不到,岂不玷污了自己的善名?而事实也巧,自含公膝下果真无一子嗣。
传说4:洪自含乃真才子
洪自含一生行善,是个大善人,其实他还是个大文人。从学历而言,他是贡生(秀才),因不图仕途,真才实学并没在科举上体现出来。王有龄巡抚的后任浙江巡抚左宗棠曾奏保洪自含为“国子监学正衔,赏加光禄寺署正衔”,使他跻身于“知识分子”的行列。自含公虽不图仕进,但他却兴办乡学,招募幼童读书写字且声望名高;他惜字如命,倡导凡在街头弄角发现有带字墨的纸头均不得踩踏,而是统一收集至文昌阁铁鼎内点香焚烧。
洪自含曾将自己的善举撰文成册,著有《劝善救助录》六卷行世。自含公撰写的《瀛山方塘歌》(收录《瀛山书院志》一书),是用朱文公(朱熹)的《百琴楼歌》韵律和写的。《瀛山方塘歌》较长,整首六十行,现摘录首段十行,便可见一斑:
何年此地开方塘,
今来古往常回湍。
昔贤访友来此间,
心有疑义不敢闲。
一时不数吕与张,
声气独与詹帅耽。
上有一阜巍巍高,
拔云杖可涉兰皋。
下有二鉴盈盈古,
弄目竿可乘夜初。
……
一个善人且文人的洪自含大致如此。
“乐善不倦”四个大字乃浙江巡抚王有龄题词,王有龄不仅是巡抚还是当时的书法家(从匾额上的字可以判断),按他所踞的高位及书法功底,一生肯定题过不少的匾额,留过不少的墨宝。殊不知,王巡抚所题“乐善不倦”的匾额很可能是他的“绝笔”。据《我的曾祖——左宗棠》一书记载,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廿八,太平军攻陷了杭州城,王有龄无颜面对朝廷和江东父老即自缢身亡,这与他题写“乐善不倦”匾额仅隔几月而已。由此,更显此匾额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