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l0006版:临安生活

文章导航

片片豆腐干 浓浓人情味

  许丽玲

  豆腐干是昌化当地的一大特色,虽然没有遂宁豆腐干、长汀豆腐干那么有名气,倒也别具一番风味。掌心大小的豆腐干,通体焦黄,具有明显的纹路,那是烘烤后留下的印记。昌化的豆腐干,吃法多样。轻咬一口,扑鼻而来的是烘烤过的豆腐特有的香味、浓郁。细嚼之后,内嫩外韧,豆腐干的香、咸、甜、韧,令人回味;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切成细丝炒肉,则形似墨鱼丝而别有风味。

美味,来自于复杂的工艺

  如此味美的豆腐干,其制作过程也是复杂而精细的。笔者到龙岗镇百丈村的王大姐家,了解到豆腐干的制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做的是浸泡,将自家的黄豆去壳筛净,用清水浸泡一晚,等到黄豆发胀而水变黄色时捞出。

  磨豆:将发胀的黄豆倒在石磨里,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成豆浆,当然了,现在用石磨的已经很少了,王大姐家用的是专业的磨豆浆的机器。

  榨浆:将磨好的豆浆倒进特有的布袋子里,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出,豆浆榨完以后,可以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

  煮浆点浆:把榨出来的生浆倒入锅里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的泡沫。将石膏粉或者盐饼用清水调匀,冲入刚出锅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拌,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箱压:将豆腐花轻轻舀进木制的豆腐箱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压上石头。压20分钟后,白嫩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这只是制作豆腐的步骤,而制作豆腐干的关键步骤还在后头。

  将豆腐切块,加入盐,味精等调料,大火慢煮入味。调料和火候要把握好,这关系到豆腐干成型后的味道。然后将入味的豆腐块捞出来,在铺满松针的铁丝网上一字排开,放在火炉上碳烤一个小时。这松针可大有讲究,选用新鲜青翠的松针,细细铺满整个铁丝网,既可以防止碳烤时火候过大而豆腐焦黑现象出现,又使豆腐干带有松针的清香。在烘烤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去给豆腐“翻身”,确保每一面都受热均匀,而出现漂亮的焦黄色。细咬一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小小豆腐干,寄托浓浓乡情

  豆腐干在昌化人眼里,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种风俗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王大姐介绍说:“要买豆腐干的人要提前跟我说好,我生意好的时候,要4点半起床,每天要做好几桌。一般不是自己吃,而是拿来送人。”

  在昌化人的风俗里,婚嫁时,女方娘家要给每个“走郎”(挑嫁妆的人),2个鸡蛋2块豆腐干以示感谢;过年的时候,大家喜欢做几桌豆腐干放在家里,来亲戚的时候一起吃;小孩子满月时,昌化人也要拿一个竹编的小篮子,装着一桌豆腐干,几斤鸡蛋、几斤白糖送过去庆祝;长辈过生日时,拿一桌豆腐干,一块猪肉,几斤长寿面表示孝顺。东西不多,也不贵重。但却饱含了昌化人热情好客、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的精神。王大姐说:“豆腐干虽然是小东西,可是用处还真不少,结婚、过生日、过年、祭拜祖先的时候都可以用到。”

  “为什么豆腐干有这么大的作用呢?”王大姐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说:“这是老早之前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大家一直这么做,也就成了风俗。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作兴这些了,通常就塞几百块钱了事。这风俗怕要慢慢被淡忘了。”说到这,王大姐叹了口气。

  一块小小的豆腐干,在昌化的风俗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了传统民俗的物化表现。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冷漠,豆腐干会不会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呢?不得而知。只是希望能够记得那有着松针清香的焦黄味儿,记住那段乡下时光。


钱江晚报 临安生活 l0006 片片豆腐干 浓浓人情味 2013-07-19 3110665 2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