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钻研古陶瓷制作五十多年,解密了古人的制作方法
700多年后,龙泉青瓷又泛出青翠的釉色
叶宏明:独对窑火
有人说,眼睛疲劳的时候,不妨看看龙泉青瓷,青翠的釉色,是眼睛最舒适的色泽。
这份舒适来之不易,只有经过在黑夜的炉火前漫长等待的人,才懂得它的珍贵。
叶宏明,便是其中之一。
每一道冰裂纹如何产生,釉色中氧化铁、氧化铝的含量多少,烧成的温度,冷却的时间……在叶宏明心中,有着精确的计算,也必须经历千回百转的考验。
窑火明灭,从50多年前开始。鉴于龙泉青瓷的珍品哥窑制作技法失传了700余年,1958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刚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毕业、只有24岁的叶宏明,接过了历史重任。
叶宏明自己动手研究配方,一年烧六七十窑,却没一窑成功。于是他更加努力,一天工作16个小时,在暗黑的夜里,盯着炉火,直到眼睛浮肿。
在原料和配方无从考证的情况下,他终于研究出了失传700多年的龙泉哥窑、南宋官窑,以及失传300多年的龙泉弟窑的制作方法。2012年,又成功破解“秘色瓷”的配方,让失传了1100多年的技艺重回人间。
小暑刚过,记者走进了叶宏明的古陶瓷陈列室,置身满眼翠色的名瓷之间,刚才还火辣辣的身心,一下子清静了许多。
“你看,这件青瓷会变颜色。”叶宏明拿出一件台灯形状的青瓷作品,按下灯开关,刚才还是不透明的表面,一会儿透明,一会儿又成了半透明。1979年邓小平赴美访问时,带了不少中国瓷器做礼品,其中一件,就是它,名叫“中美友谊青瓷玲珑台灯”。
在陈列室,记者看到的不少作品,每一件都身价不菲。虽然早已被市场认可,但叶宏明却说: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曾经,德国一家陶瓷公司出50万,向他买哥窑和弟窑的配方。还有一个意大利陶瓷财团,出一万美金,请他去意大利讲学,还要为他建一个官窑青瓷厂。他全都拒绝了。
今年80岁的叶宏明,宁愿呆在浙江树人大学的陶瓷研究室里,像年轻时那样,在黑夜,盯着燃烧的窑火,捧着瓷器的秘密,慢慢读。
“配方就锁在我的橱子里,它是国家的财富,国宝的配方怎么能出卖?”和气、爱笑的老人,有着自己的“说一不二”。 本报记者 马黎
在陈列室,记者看到的不少作品,每一件都身价不菲。虽然早已被市场认可,但叶宏明却说: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人物名片
叶宏明:福建莆田人,1933年生。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先后主持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名瓷的恢复以及新产品开发,是中国恢复历史名瓷的奠基人和古陶瓷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中国官窑研究会会长、中国陶瓷工艺大师、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