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2版:浙中城事·资讯

浙江第一村,天上没有“蜘蛛网”

  摄影师们拍摄城市风景时,几乎都有体会,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总是大煞风景。近日,本报摄影记者来到“浙江第一村”东阳市南马镇的花园村采风时,却惊喜地发现,这座有着3万多人口、乡镇企业遍布的“新农村”,镜头里几乎看不见“蛛网”的身影。

  “看不见电线?因为都埋到脚底下了呢。”花园村的党委书记邵钦祥有些得意地说,“我们村一年要用掉4000万度电呢,光变压器就有35台。”

  原来,从2006年起,花园村就开始实施“管线入地”工程,将村里的架空线路,包括供电线路、数字电视、电信线路等全部电缆化,“走的都是地下通道。”

  村里还专门请了省测绘大队,将花园村整个地下空间,包括各种管线,以及地上所有建筑物、公共设施全都绘制成三维立体图,连接到电脑终端。

  今年7月,花园村已经启动了第二轮“旧村改造”,当时他特地跑到电力部门,希望为花园村“量身打造”一个用电方案。

  “所有电力设备,都不仅不会影响美观,还会成为花园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邵钦祥说,他的目标就是要把花园村建成“中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新样板”。

  本报通讯员 施战辽 本报记者 朱浙萍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资讯 j0002 浙江第一村,天上没有“蜘蛛网” 2013-07-23 3117080 2 2013年07月23日 星期二